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翻下页

设置X

第493章(1 / 2)

<h1>第493章</h1>

臣子:「……」

臣子不好意思说确实有人相信。

先秦时期的信仰是驳杂的,大家几乎什么都信。在这个时代,各种神仙传说多如牛毛,庶民真情实感地觉得哪里都有神仙。

比如湘水里有女神,泰山上有山神。越是大山大河,笃信的人就越多。

说起来与此相关的还有段故事,说始皇帝行船到湘水时遭遇大风,无法通行。于是一怒之下令人把女神所居的湘山上的树全砍了,给湘水女神剃了个秃头。

这个故事出自《史记》。

结果后世湖南出土的竹简却记载,陛下行至此地觉得风景甚好,臣子建议将湘山圈作皇家禁苑,禁止庶民来此伐木。陛下思考过后,果真下了禁伐湘山之木的诏令。

史记,秦始皇的最大谣言制造机。

不过这个故事也侧面反应了当时人们非常相信河神山神的存在,别说庶民了,贵族都带头信奉。

臣子犹犹豫豫地说明了城中庶民对此事的态度。

他们或许并不一定信了河神浮石是因为生气,但他们坚决认定这件事和河神有关,石头一定是河神送来的。

嬴政看到这里有些薄怒。

类似的事情在他大一统后的十多年里常常发生,而且“始皇死而地分”的陨石恰恰就是去年刚出现的东西。

嬴政苦之久矣,被弄得烦不胜烦。

不过天幕放出这一段来,肯定是梓桑有别的应对之策,梓桑从不叫父亲失望。

果然,太子殿下下一句就是:

「他们会编你们不会吗?不是都觉得那水是仙水了?河神献石,石中蕴藏仙水,这能是什么坏事?分明是河神特意赐下仙水,奖励陛下将九州治理得海晏河清。」

臣子们:「啊???」

臣子们懵了一下。

吕雉第一个站出来附和:

「不错,石中既有仙水,若说不是河神的奖赏,实在难以服众。倒是河神降罪,简直无稽之谈,那石上可不曾刻字谴责陛下!何况陛下如何就大兴土木了?不过是架了一座桥,也值得他们揪着不放!」

商蔓则提议:

「不如将仙水分发给黎庶,也好证明此水确实是仙水无疑。」

便有臣子质疑:

「那水来历不明,若有毒呢?」

商蔓斥他:

「跟随太子这么久,你竟一点都没学会殿下的手段吗?」

臣子:「?」

商蔓冷哼一声:

「你难道不会把那水倒了,换了蜜水或柘浆进去,充作仙水吗?如此一来,黎庶一尝发现是甜水,自然就信了这是来自神仙的甘露。」

臣子:「……」

嬴政:……

各界观众:……

太子殿下慢悠悠地反问:

「什么叫,跟着孤这么久,还没学会孤的手段?孤何时如此狡诈了?」

众人再次:……

这话真是一点可信度都没有呢。

视频带众人回忆了一下那些年太子是怎么造假的。

第一次巡游前夕。

太子殿下与父亲商议:

「父亲此次前往楚地巡游,不如利用火药使楚人归心。」

然后始皇帝走到哪里,离开后当地夜间就会突发巨响。等庶民寻着动静找过去时,就看见原地突兀出现了一座本地信仰的神祇雕像。

就好像他们日常祭拜的神灵在始皇帝路过之后就显灵了,特意现身,为陛下送行一般。

那可是本地人最信奉的神祇了,而且巨响和凭空出现的雕像都不像是人力能为之,不少淳朴的庶民便坚信这就是神仙显灵。

这还没完。

巡游途径泰山,始皇帝于此进行封禅。

封禅之时,有烟花炸开,美丽绚烂。压根没见识过这东西的百姓立刻就被骗了,认定这是泰山神降下的仙术,说明天地已经承认了始皇帝的正统性。

凡此种种,不一而足。

众人越看越麻木。

不是,都这个程度了,秦梓桑你怎么好意思说自己不狡诈的?商蔓提出的那个解决方案分明就是跟你学的,百分百跟你学的,没跑了。

扶苏抱怨道:

“这种东西怎么能播出来?它这样天下万民不就知道那些事都是人为做假的吗?”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翻下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