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苏接下来连听三个他坑人的故事,已经听麻了。能不能换一个人说,史菅随笔里不是写了各家的海量八卦吗?
研讨会成员:但是太子热度最高啊!
提太子,才能调动起所有人的积极性。提别的人,就稍微差一点了。
所以很快,他们又提起一个故事。
【燕国曾经派遣使者高渐离入秦,结果这个高渐离借着给陛下奏乐的时候妄图刺杀陛下。但他自己不知道,他的计划早就被陛下和太子提前获知了。】
【高渐离动手的那天,先给自己造势,说他谱写了一首非常动听的音乐。听过的侍者都说堪比仙乐,借此引起陛下的注意。】
秦政对这件事记忆深刻。
毕竟事关刺杀,得有多心大才能忘记?
秦人们听见刺杀也是纷纷皱眉。
嬴子楚问左右:
“燕人高渐离,你们可曾听过。”
左右俱都摇头。
倒是秦王政位面中几个燕人面色大变,没想到天幕会提到他们中的高渐离。此时荆轲刺秦都还未发生,更遑论高渐离刺秦了。
高渐离本人很是疑惑:
“刺杀这个主意,是谁出的?”
听着有点瞎啊,感觉不是很靠谱。但他居然真的去了,可见局势已经危急到一个地步了,不得不硬着头皮上。
【高渐离的故事有没有吸引到其他人不好说,但肯定极大地引起了宫中年幼的公子公主们。他们听说高渐离要来弹琴,全都跑去找太子撒娇说也想听。】
嬴稷闭了闭眼:
“完了,抬走吧,下一个。”
以秦梓桑的缺德劲,你跟他说想去听,他是真的能给你答应下来的。那可是刺杀现场,放一群小孩子过去,也不怕孩子出事。
【太子坏心眼的同意了,于是等高渐离突然发难的时候,一群小孩全都吓傻了。高渐离刚被押走,纷纷像小鸡崽似的把他们可靠的大兄团团围住。】
【结果就听魔鬼大兄说:乐曲听完了、热闹也看完了,回去记得把落下的课业补上,不要拖到明天。】
【是的,小孩们是逃课来听音乐的。】
【最终,这群饱受惊吓的小家伙们哭着跑回了自己的宫殿,太子还特意站在视野最好的位置欣赏他们哭奔的背影。】
所有人:……
梓桑你果然从不让人失望呢。
大秦的公子公主们代入自己都要喘不上气了,怎么会有这种大兄啊?日子没法过了,真的。
公子高也憋不住了:
“父亲不管的吗?”
这可是刺杀!刺杀这种事情,父亲居然也任由大兄这么胡闹?不怕幼子受到牵连受伤吗?
阴嫚想了想:
“刺客要刺杀的是父亲,连父亲都能在场,我等为何不能?难道我们还比父亲更金贵吗?大兄许是想锻炼我们的胆量,又自负已经安排好了一切,不可能出意外的吧。”
道理这么说的没错,但——
一向被父亲呵护的公子公主们还是有些难以接受,毕竟他们的父亲可从来不会纵容大兄这么折腾其他儿女。哪怕十分安全,也坚决不肯放任他们去冒险,谁知道会不会有万一呢。
将闾嘀嘀咕咕:
“这可真是亲哥啊!”
亲爹舍不得儿女遇到危险,亲哥倒很舍得放弟妹们去直面刺杀,历练成长。两种截然不同的教育理念,倒是恰好互补。
昭襄王对此很是赞许:
“寡人觉得这招看着不错。”
政儿舍不得放孩子出去做质子,公子们留在国内得不到磨砺,长此以往可别养成个废物点心。
就得给点挫折,让他们知道自己得上进,得学会应对危机。别整天在一群侍者的呵护下,长成个柔弱小白花。
梓桑不错,对得起长兄如父这四个字。
嬴柱:……
嬴柱试探着问道:
“父王不会也想弄这一出吧?”
好在昭襄王还没那么丧心病狂,他随口说道:
“寡人用不上,要磨砺可以直接丢出去当质子,无需这么麻烦,还搞个刺杀。”
嬴柱:这听着还不如搞刺杀呢!
至少刺杀是提前防备好的,肯定不会有危险。出去当质子那可就大大不同了,一不小心人就回不来了。
比如他之前那位优秀的兄长悼太子。
【接下来我来分享一个和吕相有关的故事。】
吕不韦下意识正襟危坐。
但是坐直了身体之后又想起来,这个吕相不一定是他。虽然他也是秦王政时期的吕氏相邦,应该算得上“当朝”,可目前提到的这些故事都是秦王亲政之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