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翻一页 目录 +书签 没有了

设置X

第513章(2 / 2)

【目前史学界一般认为宣太后开启了太后摄政和外戚专权的先河,迷惑项为吕雉。吕雉是开启的汉朝先河,有个前提条件“汉朝”,所以选项不存疑。】

吕雉:勿cue。

她不搞这个大汉就四分五裂了,那些人骂她的时候倒是好意思。端起碗吃饭,放下碗骂娘,臭不要脸。

秦国。

嬴驷选择性忽略了选项里那些不太好的词语。

就像扶苏说的,大秦这不是好好的嘛。他要相信自己儿子的能力,而且灭义渠确实是个大功。

只可惜如今义渠提前得知了此事,不知还能否顺利被剿灭。

比起计较这个,嬴驷更在意的是秦国实打实到手的利益。他和群臣商议起如何应对义渠的发难,根本无暇他顾。

至于篡位,如今肯定不会再有这番争论了。公子稷已经被接回国,往后他便是大秦太子无疑。

【关于“始称太后”的争议来自宋人和汉人的争端。】

【宋人写的《事物纪原》里说是她第一个称太后的,但更早期的《战国策》和《竹书纪年》里曾经称魏惠王之母和秦惠文后为太后过。】

【不过因为这些史书都是后人所作,皆非本朝记载,无法断定真伪。】

毕竟汉朝人习惯了“太后”称呼的存在,说不准就是觉得这个称呼古已有之,才在写史书的时候给其他人也安上了呢?

在此之前确实没有谁正儿八经地记载一句册封太后之类的话,也没说太后这个词是谁发明的。

解答完所有选项之后。

系统宣布下一个受害者,君王后。

君王后年纪已经很大了,历史上她还有几年便会逝世。她忖度着自己这辈子没做过什么见不得人的事情,题目应该不会叫她下不来台。

结果系统问道:

【以下有关齐王建的描述,正确的是:

金、继位之初便自己掌权

木、长平之战时曾慷慨解囊,向赵国支援粮草

水、秦灭韩前曾到秦国朝见过秦王政

火、参与过合纵攻秦

土、以投降换取了秦国五百里封地】

君王后:……

为什么前面两个人都是说他们自己的事情,到了她就成她儿子的糟心事了?

好在现在的时间点上,她儿子继位已经有好些年了。不少事情君王后是亲历者,可以直接确定真伪。

她很快把前两项都划掉了。

儿子刚继位时是她掌权摄政,长平之战那次,臣子劝说他给粮,他拒绝了。

后头三个选项里,合纵攻秦,她猜自己儿子没那个抱负和胆量。另外两个倒都像建儿能干得出来的,不过封地那个估计不是真的。

或者说,秦国可能以封地作为诱饵,骗取她儿子投降。但封地实际上并没有给出来。别以为她不知道秦国废了分封,怎么可能给田建再封个地盘?

所以正确的应该只有朝见。

君王后有点嫌弃自己儿子窝囊,秦国还没灭韩,他堂堂国君就跑去朝见人家秦王了,难怪当了亡国之君。

不过天下大势也不是他们区区几人就能阻挡的,罢了,她老了,管不了那么多了。

三道题下来,只有君王后答对了。

下一位,庄襄王时期的韩非。时间线有点早,也不知能否答对题目。

【请问韩非没有骂过以下哪种人:

金、儒生

木、游侠

水、农民

火、韩王

土、韩臣】

韩非:???

韩非之前才用口吃应付过了韩王关于他写文章骂人的质问,这系统真是太懂哪壶不开提哪壶了。

但这道题本身难度是不大的,因为这个时期的韩非已经愤然去孤愤台隐过居、著过书了。他甚至还在前几年去了楚国兰陵,拜师荀子,如今已经学成归国。

虽然难度不大。

然而问题在于,韩非不知道该选哪个选项。

正确答案是农民,可是其他选项里有韩王啊。他不选韩王,不是公然承认自己写文章骂过韩王?

这么缺德的题目,真不知道是谁出的。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没有了

翻一页 目录 +书签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