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第112章</h1>
“兴复汉室,还于旧都。”
兴复汉室,不是兴复刘氏一家一姓的天下,而是兴复大汉的制度,兴复过往的荣光,强力阻断历史堕落的进程;是严明法制、光大治术,是对士族垄断的殊死一搏,是“大汉”对于南北朝最后也最绝望的回击——这个回击由大天公将军张角启动,最后由大汉的丞相诸葛武侯收尾;所谓前赴后继,所谓死不旋踵,从宗教领袖到宗室后裔,从宗室后裔到名臣高人,大汉最后的遗民对着历史的进程发起了决死的冲锋;所谓知其不可而为之,所谓道之所存,心之所存;人间英雄气酣畅淋漓,大抵不过如此。
“我理解陛下的心情,总是很忌讳能够挑战皇权的东西。”面对两眼发直、瞠目结舌的刘先生,穆祺声音柔和:“不过陛下也看到了,就算东汉朝廷强行镇压下了黄巾,自己也是风中残烛,转瞬即逝,下场相当之难看。反过来想想,如果当时真能接受大贤良师的观点,用他那一套改造改造朝政,恐怕东汉还能多续上几年。”
穆祺做了个手势,意思不言而喻。
实际上,用“大贤良师那一套改造朝政”的实验已经做过了,诸葛丞相在西川复刻的那一套制度,就很近似于大贤良师梦想中的汉初。而实验的效果,似乎也昭示了现实的另一种可能——不过很可惜,这个尝试终究是昙花一现,最终湮灭于历史进程之中,成为后世永久的遗憾。
不过没有关系,穿越的本意,不就是为了弥补遗憾么?
“我是赞同大贤良师的。”穆祺从容不迫道:“所以我要继承大贤良师的遗志,建立一个他梦想中的‘大汉’。这就是我爱大汉的方式。那么,陛下以为这个方式如何呢?”
陛下……陛下木然愣了许久,终于伸手揉捏眉心:
“……我要一本《后汉书》。”
“二楼书房的左侧面就有一本。”穆祺道:“陛下可以自己去拿。”
“……还有,不知道你在那个——‘手机’上做了什么,但必须给我撤销。”
“只要陛下配合,那也不是不可以。”
陛下又呆了片刻,终于轻声道:
“……我还需要和仲卿与去病谈谈,再做决定。”
“悉听尊便。”穆祺道:“那么,我恭候陛下的回复。”
“陛下到底和穆先生谈了什么呢?”
“——他告诉我,张角的黄巾军其实是爱大汉的。”
卫青:…………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