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翻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设置X

第117章(2 / 2)

就当完颜宗望率领的金西路军离开河北东路深入永兴军路后,另一头的金国上京便失去了和这支军队的联系。可以说,宗望一开始的担忧已经实现了,只要太原府在,他的后路就不稳。

如果当宗望大军南下时,河北东路的种师道、姚古、麟州军以及折可求折家军纷纷被动南下阻挡宗望大军的话,便不能形成如今的将金西路军整个阻断在永兴军路的局面。这都在赵芫的预判之中。

现如今,大宋各路军队,对金西路军形成的是远距离包围迂回的战术,既能围困金军,又有足够的运动缓冲区,使赵芫有时间和空间对敌军进行分割调动、集中优势兵力有针对性地歼灭金军有生力量。

为什么不将包围圈缩小呢?

因为缩小包围圈,必定会与金军产生遭遇战。

赵芫清楚地知道大宋其他军路的战斗力实际上还不能和金军相提并论,尤其是在近距离的野外遭遇战上,一旦没有像岳飞、韩世忠这样的擅长野战的将领率军,宋军与金军的战斗必败。

而河北方面、秦凤路两方面任何一路产生了严重的溃败,必定影响大局。一方面会被完颜宗望看穿包围圈的弱点所在,另一方面,不仅金军军心大振,甚至宋军的恐金症会很可能再次蔓延产生多米诺骨牌式的战败效应。

所以,现在这样远距离的包围是最合适的,主要行动方必须是赵芫这边所率领的最优兵力,运用己方的优势战斗力,而掩藏己方的弱势战斗力。

又由于已经对金军形成了远距离包围,最最重要的主动权于是落在了赵芫的手中。她可以任意调动己方军队,甚至可以通过调动己方军队来间接调动金人军队。这就是掌握主动权的极端优势。

赵芫做好了打一场持久的战争的准备,这是战略上的谋划。金军客场作战根本消耗不起。而详尽到每场战役的战术,则必须定位为运动的速战速决战斗,起码我方的运动性不能比敌军低,最好要高出去。否则就打不了,过去的惨败还会重演。吴玠兄弟、岳飞、韩世忠,他们无不是将运行型的野战战术运用到极致的将领,对比金军,他们的运动战更结合了天时地利,脑子比一直打草原战争的金军将领更灵活,在大宋地界上的运动性更强,于是他们可以获得胜利。

撒开赵官家内心的计划不说,这头金国上京朝廷内部已经乱了起来。

二太子的西路军怎么突然没了消息?人跑哪儿去了?为什么没有战报继续传递回来?

完颜宗望的地位在金国非比寻常,他代表的一直是太祖嫡系的实权势力,他的兄弟们其他几位太子,全都和他属于天然的同盟。宗望在外作战,大太子宗干、三太子宗辅、四太子兀术(宗弼)、六太子宗隽等大权在握的太子都想将权势重新拢回太祖一系,太祖的嫡长子宗峻虽然生了重病,不太行,但他有个儿子完颜亶作为太祖嫡长孙依旧名正言顺。在他们看来,中原的制度就很好,必须由皇帝的儿子继承大业,叔叔吴乞买应该将皇位还给太祖的嫡系血脉!

所以现在宗望大军失去音讯,对太祖一系的势力打击不可谓不严重。

吴乞买他也觉得中原的制度好啊,皇位应该传给自己的儿子啊!

于是在朝廷其他势力攻讦西路军作战不利时,吴乞买的态度是模棱两可的。

“宋军正在攻打武州,二太子的人究竟在哪里?为何任由宋军行动?”

这回率先发难的,依旧是宗磐一系的近臣,定国军节度使李世辅言辞激烈地质询,“国朝给二太子支援甚多,至今得不到好消息就算了,竟然连带着大军失踪,这是个极其严重的军事上的失误!依我看,西路军必须换一位主帅了!”李世辅乃辽国降将,归降后率本部兵马帮助女真人攻打辽国,因此而得到了高层的赏识。辽国的官员,那一个个也都是职场老油条了,内斗这种事,他们的能力和宋臣不相上下。

随着李世辅,率先发难,宗磐系或者说是当今皇帝一系,纷纷开始找宗望的麻烦,甚至,连兀术在兴仁府的大败也被拉出来鞭尸。这是因为经过一段时间的酝酿发展,以及某位军师的幕后谏言,完颜宗磐终于建立起了自己一套有明确体制系统的党派,不用他这个大人物亲自下场和对面太祖一系的支持者们吵架了。

被拉出来鞭尸的完颜兀术怒发冲冠,但他很清楚,现在情势不利于太祖一系,不能再强势怼嘴炮。他的大哥完颜宗干作为国论勃极烈,本该是这一系的强有力的支持者,可又不能直接下场和人打嘴炮,一切都只能靠底下的兄弟自己。

“李大人所言听起来有道理,”站在兀术身边的汉臣郑买走出来,拱手说话,“臣也以为现在西路军的状况确实不好,二太子或许当真遇到了麻烦。”

“如此,三太子,四太子,你们也是同意这个事实的吧?”李世辅斜眼睛看向郑买后头站着的几位实权太子。

三太子宗辅微微侧头看向兀术,神色颇不赞同。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翻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