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翻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设置X

第24章(2 / 2)

无论怎么看,秦王都是个能动手绝不动嘴的实干家,你没他能干可以理解,照着葫芦画瓢会不会。

赵苏心想,扶苏不会,我会啊,我会种地我骄傲。谁能想到呢,前世为了改变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命运,为了不世世代代窝在小山村当个农民,明明并不比别人聪明多少,却靠着勤奋考入大学,走出山村,终于成为了一个城里人。

而命运如同跟他开了一个玩笑,现在,他身为这个世界最强大的国家的王子,却要靠着种地的天赋来讨好君父,得到权力,不受伤害。

“所以说,技多不压身,风水轮流转,苍天饶过谁。”赵苏不自觉的说出了心声。

韩书在一旁,“您说什么?”

“我是说,我们的别庄位于别苑和村民的中间位置,地段真的是太好了。”扶苏对少府给他划的这五百亩地非常满意,有山,有水,地势还分高低,是不是得给人家送点礼,不然显的不仗义。

韩书抚额,这位公子不是说真的吧,别苑有一条河穿流而过,水在这里不算稀奇。山有什么用,又种不得粮食,还偶尔有野兽跑出来祸害庄稼甚至伤过人。划一半给你,纯粹是为了缩减良田的数量,地势高低就更没道理了,谁不知道土地越平整越好。

“地势最高的那块地,用竹子建个两层小楼,夏天过来纳凉多合适。站在二楼看出去全是自己家的土地,这感觉,嘿,超爽的。取个什么名字好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就叫新村吧。”

“五百亩还不至于一眼望不到尽头。”韩书实话实说,至于公子的最后一句,每个字都听得懂,连在一起就不知道啥意思了,只知道这地方有名了,新村,勉强听得过去,他就不吐槽了。

“想像,想像懂不懂,你的文学素养呢,时令匆匆四月中,扶疏草木伴花红,风吹麦浪粼粼起,雨吻秧苗郁郁葱,黑亮晶莹桑椹果,青鲜碧嫩蒜苔蓊。想想看,多么美丽的画面。”赵苏骑在马上,看着荒凉的土地,畅想未来。

“似乎还有一句。”韩书的文学素养努力的发挥着作用。

赵苏嘿嘿一笑,确实还有一句,忽如一夜南风响,遍地镰声机器隆。整首诗被印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海报上,贴在他家的客厅墙壁,陪伴了他的整个童年。

“你以后会知道的。”

“这也是惊喜的一部分?”

赵苏大笑起来,双腿一夹马腹,催动马儿跑动起来,笑声和说话声一下子蹿出几个马身,远远传了过来,“我保证。”

最先被建起来的,是一座砖窑和一座陶窑。砖窑还好说,是韩家从六国迁来的工匠中,挑出的匠人,烧制出的青砖整齐漂亮又耐用。工料一备齐,便一窑一窑的往外出砖。

砖窑的掌事轻蔑的看了一眼隔壁毫无动静的陶窑,“他们还没开工呢?”

“可不是吗?也不知道是什么样的懒货,料都拉来好几车,敢拖到现在还不动手。公子要是过来,两厢一对比,就知道我们伍掌事有多厉害。”

窑工们拍着掌事的马屁,但也不全是马屁,都是做工的,天生就看不起懒货。更何况,和他们签下合同的是扶苏公子,这是多大的福份,还敢不用心,这不是找死吗?

而不远的地方,几匹马踢踢踏踏小跑过来,马上的两个年轻人正在交谈。

“我就搞不懂了,买奴隶不好吗?生死都走不掉,您怜惜的话,对他们好一点也就是了,为什么非要雇佣呢?”韩书也没有那么喜欢奴隶,但奴隶确实更省钱也更省事。

“我不喜欢。”对此赵苏其实有很多话想说,人就是人,永远不该被当成商品,但什么话都没有这一句简单有效。

“哦。”韩书果然不再问了,而且还会自己找理由,“大王给每个百姓分土地,让他们成为自由民,可见也是不喜欢奴隶的。”

没有帝王会喜欢奴隶,自由民会纳税,奴隶却不会,奴隶属于不用纳税的贵族,而每多一个不用纳税的奴隶,就会少一个会纳税的自由民。

“我让你找的东西找来了吗?”赵苏问道。

“不就是石灰石,黏土和铁矿石,哦,还有石膏。都运到水泥窑让工匠按你的要求磨粉,不过水泥到底是什么东西,我怎么从未听闻。”韩书摸着下巴,自己也算饱读诗书的文化人,可从未听闻过水泥两字,就连望文生义都做不到。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翻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