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他没有拒绝韩家人的帮助,那就等于答应了这桩交易。带一个韩家人见秦王,就是他现在能给予的回报。
韩书松了口气,“谢谢。”
“我们之间何须如此客气。”赵苏拍了拍他的肩膀,将宝刀收入刀鞘之中,挂到了自己身上。
吩咐石铁火,“我上回让你炼制的匕首如何了?”
“半个月的时间有些紧,但增加了人手,日夜不停,保证不耽误公子的事。”石铁火抱拳道。
“好,你交待好此间的事,收拾一下,明天跟我回咸阳,面见大王。”
“喏。”石铁火跪下谢恩,不光他,而是所有石家人都激动不已。
出城不过十来日,再次折腾回咸阳城的扶苏公子,于秦川宫献上神兵一把,听闻宝刀出鞘之时,天空光芒万丈,万千霞光落于神兵之上,此是夺天地造化的宝物现世必会引来的天象。
秦王大悦,亲为神兵命名为王者,意为神兵之中的王者,并且佩戴在身,爱不释手。
扶苏公子因进献神兵有功,赏赐良田千亩。石铁火晋为大匠,获封左庶长,岁俸五百石。韩家老夫人获赐玉如意一柄,宫锻十匹。
蒙殊摇头晃脑的说完,对着扶苏深情凝视道:“外头都传疯了,说你得了尉缭那老家伙的真传,是他的入室弟子。”
“尉缭?”如果蒙殊不提,扶苏早忘了秦国还有这一号的人物。
据传是鬼谷子的弟子,被秦王封为国尉,懂面相占卜之术。几次不耐世俗羁绊,欲罢官而去,都被秦王派人追回来,好言好语留在咸阳,勉为其难的享受荣华富贵。
赵苏听了好想打人,他也很想勉为其难的享受荣华富贵,而不是整天殚精竭虑为了活命忙碌奔走。
“我都没见过他几回。”赵苏不在意道。
“神仙中人,见不见面有什么打紧的。”蒙殊显然也信了,不然怎么解释扶苏忽然之间的改变。
咦,这话到底是谁传的,赵苏摸了摸下巴,他是不是该去拜访一下这位国尉大人。
“公子可是为大王赐下的千亩良田不安。”蒙毅下值回府,推开书房门说道。
赵苏起身,面露苦笑,“在我心里,无论是马蹄铁,又或是石磨,甚至是豆腐,都比一柄神兵更有价值。我以前还笑话石铁火和韩家人对这柄神兵太过重视,没想到,原来竟是我想错了。”
这也是他今日到蒙府等着与蒙毅见面的原因,看样子他对秦王的了解走进了误区,有些自以为是了。毕竟小命还攥在别人手里,这样的事,他当然要弄清楚。
“公子没有错,大王也没错。”蒙毅坐到了赵苏的对面,他的书房里已经换上了扶苏设计的桌椅,当然不是竹子那等简陋的用料,而是带着淡香的上好木料。
蒙毅往靠背上倚了倚,比起跪坐,这套桌椅果真舒服极了。当然,标配还有那种四个角的短裤,是儿子特意献上的,穿上之后再坐这套桌椅才不会失仪。
调整好姿势,蒙毅紧绷了一天的腰背得到放松,接过一杯豆浆喝上一口,才说道:“统一六国在望,从古至今哪一位国君能够完成这等千秋功业,这种时候若无祥瑞出世,岂不是暗指大王不得天佑。这柄神兵来的恰到好处,大王心悦之下千亩良田又算得了什么。”
“原来是这样。”赵苏也终于明白了秦王的心思,其实就是他暗戳戳等着下头人献上祥瑞,好让统一六国变成顺应天命之事,而他阴错阳差成了头一份,他不得厚赏该谁得厚赏。
想通之后,又看蒙毅似笑非笑的模样,后知后觉道:“莫非我又挡了谁的道?”
“李相的门生在大海之滨找到一颗圆润无瑕的黑色珍珠,在高山之巅找到一颗天生如盘龙状的藤木,在地底挖到一块重达十斤的狗头金,还在找另外两行,就被你抢了先,你说呢?”
蒙毅眼一斜,越想越觉得好笑,李相费煞心思,想要对应秦王最爱的五行论,直接将祥瑞的标准抬到顶配,没想到扶苏公子一柄神兵,将其统统了断。
也不知道是乱拳打死老师傅,还是扶苏的气运来了,挡都挡不住。
赵苏也跟着笑,心里却道自己真是傻了,他是二千多年后的人,自然对秦王统一六国没有一丝一毫的怀疑,因为这根本就是史实,从而也没有将这件必然会成功的事看得太过重要。
可是他忘了,这件事现在还没有发生,还有两个国家的战争没有结束。而统一六国,是秦王毕生为之努力奋斗的目标,就差最后一得瑟,换了谁心里多少有点打鼓,有点患得患失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