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瑞和更是哈哈大笑,“公子表里如一,蒙家真是好福气。”
杨义成在旁边不敢吱声,看公子朝他看过去,立刻摆手道:“我不是,我没有。”
可别忘了,杨义成娶的是公主,是扶苏公子的妹妹。杨义成见着公子,是要喊大舅哥的。自己爹当着大舅哥的面说这些,他这个夹心板,简直里外不是人。
杨瑞和见状,笑的越发大声,丝毫不介意自己儿子被公子警告。无所谓的说道:“公主是个好女子,只要我们杨家多子多孙,我巴不得都是嫡子嫡孙。”
其实意思也就是说,如果公主能生,那就最好。如果公主自己不能生,或是生不出儿子,纳妾是必然之事。这绝不是因为他们不喜公主,纯粹是为了家族的延续。
赵苏苦笑一声,拱了一下手,算是领了杨瑞和的人情。
说来奇怪吧,杨瑞和这么说,为什么公子还要领情。提起来又是一把辛酸泪,女人如果生不出儿子,就算是公主,也没办法阻止丈夫纳妾。而且这个时候陪嫁媵妾风气之盛,公主出嫁也同样如此。
因为赵苏的干预,杨义成才没有妻妾成群,这一点杨家没有反对,公子就得领情。更不提现在杨瑞和明说,公子心疼妹妹,没有问题,只要能多生几个儿子,不纳妾他也不会管。
放在后世,这样的人估计会被人用口水喷死。但放在现在,就是非常开明的家长。开明到贵为公子,也得表示领情。
赵苏并不知道的是,他们前脚刚走,后脚县衙的后宅,就迎来了老夫人的大驾。看到自己的宝贝大孙子被关了禁闭,心疼的搂着就是一通哭。
回头见着陈大人,眉毛不是眉毛,眼睛不是眼睛的,手里的拐杖连着朝陈大人的背上打了好几下。
这么一闹,陈大人只能将儿子放出来。等到陈少爷知道赵苏一行人已经离开城父,气得的暴跳如雷。大骂他们是一群胆小鬼,不能力敌竟然逃跑。
又央求老夫人带他去阳翟见虞姬妹妹,老夫人被缠不过,反正早去晚去都得去,便命人打点,提早出发。
出发时陈少爷得意洋洋,深觉自己智计无双。玉蝉是他与祖母约定的暗号,若是见人送来玉蝉,祖母定要来救他。
“我这么聪明,虞姬妹妹怎么可能不喜欢我呢,对不对。”伴随他一起去阳翟的,还是陈旁。
陈旁立刻捧哏道:“这是当然,上回相见我就觉得虞姬妹妹对少爷格外不同,怎么什么人都不看,就看着少爷您呢。这分明就是,郎情妾意啊。”
陈少爷嘿嘿一笑,越发信心十足。
而赵苏这一行人,也已经来到阳翟的城墙根下,见此赵苏微微点了点头,这边倒是真有大城的模样,青砖垒起的城墙,看着就气派。
他们这一路行来,正是化雪季节,天气倒是日渐转暖,就是化雪的时候,一踩一地泥,到处看上去脏兮兮的。
“这要是铺了水泥路面,就不会这样。”杨瑞和骑马进城,这里的郡尉曾是杨瑞和的副将,可以称得上是自己人。
“我让义成给他递了拜贴,对外还是说我们是商运府的人,押送一批货物去琅琊郡。他正好有个宅子空着,让我们住过去,就在城内,他也方便照顾。”杨瑞和提议。
赵苏自无不可,自从在城父打出商运府的旗号,发现这个旗号意外的好用。于是他们便决定,接下来都打这个旗号行事。
安置下来后,郡尉汤诚便来拜见杨瑞和,杨瑞和介绍扶苏一行人,只说他们是琅琊郡两位公子的亲戚,去看望他们,正好顺路就和商运府的商队一起行动。至于身份,没有细说。
听到是亲戚,在汤诚想来大概就是两位公子的夫人那边的兄弟子侄,趁着海船快要启航,过来拿点功劳。这种事,很好理解的。
他的目光直接略过扶苏等人,落到蒙贤身上。上前一把抓住蒙贤的手臂,“这是谁家的孩子,长的真不错。来来来,试试手劲。”
杨瑞和上前拦住跃跃欲试的汤诚,“瞧你这毛病,到现在还没改呢。”
汤诚大笑,“改什么改,改不了了,看到良材美玉就想收入囊中,可惜这般人物我是收不到了。得叫他家里人得知,可千万不敢耽误,打熬基础就是这几年呢。”
“你放心,他们家必不会耽误。”杨瑞和赶紧打茬,将话题生硬的转到了别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