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头说的都对,事实上这个天下是他毕胜的,却永远不可能是公子白的。
本来事情商量的好好的,一步一步往前走,眼看就有成功的希望。结果平地一声惊雷,罗婆子提前见到公子白,凭他与丽姬高度相似的长相,一眼认出他的身份。然后,就没有什么然后了。
人跑了,计划也取消了,所有的安排付诸东流。
想叫他说什么,他能说什么?
此时再看丽姬这张清丽绝伦的脸,心中却生不起半点涟漪。用力将她一推,咬牙道:“蠢妇,不可与谋也。”
推门出去,高呼来人,“快去请张先生,到议事厅说话。”
丽姬瘫坐在地,目光呆滞,毕胜刚才骂她什么,骂她蠢妇。那公子白来了会如何,丽姬浑身一个激灵,忽然就站了起来,高声叫道:“不。”
她再蠢也知道,自己可能亲手将儿子推到了悬崖边。不行,她必须阻止这一切。
赵苏抬头看天色,刚刚入山就遇到大雨,只是暂时避到高处。老农年轻时,常到山中打猎,故尔才走得通山路。
“这片山被当地人称作迷路山,只要进了山里,就会迷路。我们谁不是在山里迷路好多年,才渐渐摸到诀窍。”
外头大雨不能走,赵苏就听老农们讲古,讲这座山的来历,讲当地传说,讲地里的收成,还有现在的日子比之前比,究竟有无好转。
“去年种了甘蔗,种了油菜花,日子肯定比过去好。”也肥了一帮收购员,若不给好处,就挑东挑西,以你的东西卖相不好为由,直接拒收。
“不过不管怎么说,也是个进项。”老农还是欢喜的,多这点进项,万一年景不好的时候,是能救命的。
“火炕好啊,怎么不好,衙吏敲锣打鼓到乡下说给我们听,让我们派人去学。这几年,都没听说有人冻死的事。”
“我家种的桃树,每年摘了果子和桃胶,都可以换钱,不管多少,给孙儿碗里添点荤也好嘛。”
事实与扶苏原先的预想,肯定是有差距的,有些村子离最近的小镇子也得走一二天,将山里的东西背出去,就是个大难题。比如说鲜果,背出来卖不了几文钱不说,说不得还得烂掉一半。所得的钱,连路上吃的口粮都赚不回来。
不过,就算是这样,这些老农也觉得日子大有奔头,个个都是一脸满足。
对于当地郡守,他们的看法是,不折腾的就是好官。郡守富棋被当地世家压的抬不起头来,两边斗法,也就没人去管这些农民。对这些农民来说,没人管就是最大的善政。
赵苏苦笑连连,为什么每次改朝换代,头一二个皇帝都会被百姓称颂为有德之君。甚至被称为某某之治,留名史册。
实则,只是因为改朝换代之后的皇帝,减税并且让百姓休养生息。只要不折腾百姓,他们自会努力耕田,努力生娃,于是国库丰盈,国家大治,皇帝欢欢喜喜博得身后名。
“公子,外头雨停了。”得运拱手上前说道。
他知道公子,是片刻时间都不想浪费的。
“走。”赵苏果然不愿等,他们人多,虽然雨后的山路难行,但前后都有人,反谈不上危险。
韩书被强留在山外,得运却是死活都跟了上来,他是贴身伺候公子的人,自是公子去哪儿,他必得去哪儿。
“快看,是杨小将军留下的标记。”得运激动的指着树枝上的布条道。
顺带问老农,“若是有人打上标记,还会在此迷路吗?”
老农极为肯定道:“会。”
这样的手段,他们小时候谁没用过,没有一点用处。大人也不会上来就教他们,而是等他们摸爬滚打的差不多了,再点清关窍。
除了能够让他们印象深刻外,也是希望他们记得之前找不到路时的惶恐,在山中处处小心行事。
赵苏觉得古怪,又担心一会儿有什么事,人手需要分散,到时若有人迷路,还怎么搜救。
干脆亲身实验,不让老农出声,自己试着走了走,发现没一会儿自己就回到了原点。不少人不服气,皆去试,最后竟都如此。
“这是何故?”门客不敢相信,很自然又将这件事甩锅到了鬼神的身上。
不少人不服气,还要再走,一连几次都是如此。
赵苏忽然笑了笑,“再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