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翻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设置X

第128章(2 / 2)

因为天幕里的自己让她们失望了吗?

第一次天幕的内容李隆基看了许多遍,现在就是不看笔记都能倒背如流。

第一次,他以旁观者的角度去,甚至以事件受害人的角度去思考,别人眼里的李隆基究竟是什么样子的。

代入到皇后的视角,他去看废后事件。

果然,怪不得皇后不想同他接近了,谁愿意整日面对未来会剥去自己位份的人呢?

代入到三个儿子的视角,他去看待一日杀三子事件。

果然,怪不得孩子的生母也不待见他,谁会愿意同杀了自己儿子的人密切交往呢?

待入到武惠妃的儿子,以及杨贵妃的视角,他去看待占儿媳事件。

果然,他那些成了婚的儿子应当终日惶惶吧?皇命不可违,被看上了自己媳妇也只能认栽吧?

那个什么杨贵妃,成后跟自己的丈夫过着甜蜜生活,却突然被公公抢到宫里了,人家能愿意吗?

还有武惠妃,抢走了她的儿媳,拿她的儿媳当她的替身……

哦,武惠妃为什么不生气?

她果然只爱权力吧?

李隆基的心更痛了。

代入到黎民百姓和一心为国的忠臣视角去看弃城而逃事件。

把百姓从安稳生活中扯入连天的战火中……

文臣死谏,武臣死战,却被他们追随的皇帝背刺……

李隆基不敢再继续想下去。

原来在第一次天幕,自己恼羞成怒,指着天幕说这是在妖言惑众的时候,其余人是这般心情。

他的宰相姚崇罢相前同他说的话,原来饱含如此深意。

“我这一生即将走到尽头,已然如此,无可改变。天幕于我而言,来的太晚。但陛下您,尚且有挽回之机。”

想起已经去世多年的姚崇,李隆基不禁流下两行眼泪。

原来他的宰相离开朝堂之时,想的是皇帝贤名,想的是国家之危,想的是江山社稷,想的黎民百姓。

一瞬间,李隆基有几分呆呆傻傻,像是失去浑身的力气,没了神志一般。

看着颇有几分可怜的味道。

张说不忍心看了。

他别过脑袋,陛下这是被天幕背刺傻了。

无妨,只要不是盛怒,只要没有想踹翻案几,就且随陛下去吧。

伤心总比愤怒好,至少众目睽睽之下,不会失了帝王仪态。

【皇后被废,武惠妃如愿以偿当上了皇后了吗?当然没有。说到底武惠妃姓武,且不说她的手腕心计难比当年的武则天,单说当时的朝廷,是不允许第二个武则天出现的。】

【李隆基确实有心立武惠妃为后,在开元十四年,李隆基大着胆子把这个想法提出来了,但这想法一出来,就遭到了群臣激烈的反对。有人上谏:“武氏乃不戴天之仇,岂可以为国母!太子非惠妃所生,惠妃复自有子,若登宸极,太子必危。”这话一出,有大量朝臣站出来附和。武惠妃想要当皇后的难度实在太大太大了。】

【李隆基会为了武惠妃和整个朝廷为敌吗?不会,李隆基毕竟还没有昏聩到这个地步。所以王皇后的确是被废了,但是在王皇后之后,再也没有女人在活着的时候登上皇后之位,连李隆基最爱的杨贵妃都不能。】

【我们之前为什么用“有野心有手腕”来形容武惠妃呢?其实李隆基一日杀三子这件事,算得上是武惠妃一手操控的。那种“后宫不得干政”的说法是束缚不住武惠妃的,她想要权力,就必须干政。杀三子这件事应该算得上是武惠妃做出的最大政治事件了,因为在这件事之后,她总觉得被害死的三个皇子要来找他索命,就这么被自己吓死了。】

【关于杀三子的事情,我们下个视频继续来讲。由于视频长度原因,本期视频到这里就结束啦,我们下期再见。】

[武惠妃忙了一圈白搭,自己也没能当上皇后。]

[她居然和李隆基杀三子有关系!家人们我去百度了。]

[这就被吓死了?或许武惠妃有政治头脑,但是心理素质不太行。]

[你别走啊,你说清楚武惠妃怎么把自己吓死了啊?你回来!]

第66章 (后续) 李隆基恍惚:我错怪他了

弹幕在喊着让天幕把话说清楚, 天幕下的众人也在迫切想让天幕把话说清。

想让天幕停留的人中,尤以武惠妃的想法最为迫切。

什么杀三子,陛下干的事情怎么和她扯上关系了呢?

陛下有多忌讳天幕说的那几件事她是知道的, 若自己真和杀三子的事情有扯不断的纠葛,那陛下对她的宠爱还能如从前一般吗?

“武惠妃如愿以偿当上了皇后了吗?当然没有。”

“当时的朝廷,是不允许第二个武则天出现。”

“武惠妃想当皇后的难度实在太大。”

“在王皇后之后, 再也没有一个女人在活着的时候登上皇后的位置。”

天幕的话像是阴影一般在武惠妃的脑袋中来回响。

她最终颓然坐在塌上。

原来她苦心孤诣想要拥有的皇后之位, 竟是没有一人能走上去吗?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翻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