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翻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设置X

第162章(2 / 2)

[有时候感谢义务教育,让我记下来那么多美丽的诗句,靠我自己我是不会翻开诗集的。]

天幕上,边关景色如画卷徐徐铺开。

神音消失,入目是广袤而苍茫的黄沙,绵延数十几千里。风卷黄沙,土地尽头的那轮红日就落在那黄沙间。

大雁在在天空翱翔,倏忽而过。

似乎是这凄凉地的唯一活物。

凄凉之感扑面而来。

荒凉,孤寂,这轮红日似乎亘古不变挂在那里。

这样直观的画面让所有没去过边关的大臣都怔住了。

王维被贬,原来走的是这样的路,看的是此番景吗?

沉默的萧嵩又突然出声:“好!”

边塞啊!

那是边塞啊!

那是他的舞台,那是他的战场,那是他立战功的地方。

他虽然不知道什么样的诗才算好,什么样的诗是不好,但是他知道,听了王维这首诗,他熟悉的景色霎时间就出现在了他的脑海。

韩休看了萧嵩一眼,没说什么。

这是他第一次见到此景,这样扑面而来,恍如身临其境的感觉,让他突然明白了萧嵩的激动。

朝堂是他的舞台,而这边塞,是武将的战场。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主帅在前线仍然没有回来。

那里是武将的战场,或许,也是他们马革裹尸的埋骨地。

韩休像是第一次认识萧嵩一般,久久看着他。

这目光实在不算隐晦,萧嵩就是神经再大条都能感受到。

这回萧嵩有了上一次被韩休盯的经历,非常熟稔地带着自己的大胡子又藏到了人群之中。

下回他一定忍住,下回他一定不会再大喊了。

张九龄也看呆了。

这景和这诗,怎么能联系地这么紧密?

孤烟直,落日圆。

这一直一圆看起来似乎是用词过俗,但去掉这两个字,他一时间还真没有想到更好的去替换。

王维是个天才诗人啊!

贺知章在为诗句震撼的同时,依旧心心念念那个“诗仙”。

诗佛尚且如此,诗仙究竟是怎么一个让人震撼的模样?他写出的诗句,该是怎样的惊世之作?

王维也被这首诗吓了一跳。

这真的是自己能作出来的诗?

以后的他,那么厉害吗?

【后来王维被调回了京城,但两次被贬的经历将他的意气磨净。他很确定,自己不喜欢做官,不擅长官场上的虚与委蛇,更不喜欢逢迎攀附。可他是家中长子,他有自己肩负的责任,他始终没有忘记自己的身上的责任,所以带着虚伪的笑容迎合每一个自己不喜欢的人,且费心想再站得更高一点,他心里知道,只有自己站得更好了,才能给弟弟更顺遂的路。】

【王维有再升职吗?没有。李林甫上台后进行了改革,裁掉大量冗官,为了缓解因大量被裁而引发的矛盾,李林甫又推行了这样的政策,如有空缺的官位,按照资历来补官。王维的资历和官场众多老油条比不值一提,所以尽管他迎合每一个人,努力想升职,但迎接他的依旧只有暗无天日的等待。】

【这种等待像是在荒漠等渡船,漫长且荒唐,日复日,年复年。王维没有在不作为地等待,如果论资排辈排不到他,那他就去结识能给他官路的人,就像曾经结识歧王和张九龄那样,但初到长安的顺遂并没有延续到现在。】

【当时朝廷有个新贵叫苑咸,这个苑咸无论是从出身还是资历,都比不上王维,但因为他和李林甫关系很好,所以升官非常快。所以王维给他写诗,大肆赞扬他,并且表达出了结交的意思。】

【但苑咸的回诗抓着冯唐易老的典故嘲讽王维。大概意思是,怎么大家都升官了,你王维总是原地打转啊,冯唐易老,李广难封,说不准等你老死都等不到一个机会,这是赤裸裸的嘲讽。】

【面对这样的讽刺和挑衅,王维应该是生气的吧,但王维回诗处处透露着小心和自嘲,就是有气愤,也没有透露半分。“仙郎有意怜同舍,丞相无私断扫门。扬子解嘲徒自遣,冯唐已老复何论。”】

【感谢你怜惜我,可惜丞相他将我拒之门外,我没有机会报答恩情,如今只能自嘲当个消遣罢了。】

【昔日少年的满腔的意气,在这几十年的蹉跎里,竟是一口不剩了。】

[……啊?我以为王维过的是闲云野鹤的生活。]

[他怎么过的那么苦啊?]

[这不就是别人要打他的脸,他还要把脸给伸过去吗?]

[我难过的时候经常读王维的诗,读多了就平静很多,但是我没想过王维自己的生活这样难挨。]

[很难想象这是诗佛写出来的诗,有点颠覆我的认知了。]

[他好努力啊,可还是没有在仕途上有什么成就。]

[哭了,这真的不是在照镜子吗?努力没什么结果,这就是我啊。]

[“新丰美酒斗十千,咸阳游侠多少年。相逢意气为君饮,系马高楼垂柳边。”最开始的王维明明是这样的啊……]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翻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