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若在世,定不会允许自己的女儿嫁给没本事,只知道依附裙带关系的杨家!
赵丽妃看着武惠妃的手:哦,愤怒猫猫伸出爪子了!
【杨家依仗着皇帝的宠爱,在京城之中无法无天。举个例子,正月十五元宵节,正是赏花灯的好时候。杨家的兄妹当然不能错过这个热闹的节日,在这天出游的还有李隆基的女儿,广平公主。】
【长安西市门窄,只能容一车通过。杨家的赶车的奴才想抢在公主之前过去,于是用马鞭抽马屁股,但这鞭子抽到了公主的身上。杨家人心知肚明,车里坐的是公主,且公主已经受伤了,但他们依然没有任何的收敛。驸马出来护着公主,也被杨府赶车的奴才给抽伤。】
【李隆基的女儿哪受过这样的委屈,在此之前,就没有哪个大唐的公主过的如此憋屈。被抽伤了的公主去和李隆基告状,希望自己的父亲严惩杨家。她认为,一个奴才是没有这样大的胆子,当街把用来抽马的鞭子抽在公主身上的。】
【但是李隆基是怎么处理这件事的呢?他把那个驾马的奴才给赐死,然后又把公主的驸马也赐死了,保护公主不力。杀了两个人,用这样轻飘飘的办法给自己的女儿出气。至于真正的罪魁祸首杨家,李隆基只字未提。】
[啊啊啊啊杀了他杀了他杀了他,我气疯了。]
[栓q,驸马也被赐死?]
[李隆基还配当个父亲吗?]
[呜呜呜呜,阿武要是还在的话一定不允许公主被这样糟蹋。]
[对,这就是外戚,这就是独宠一人的后果。]
[在那个尊卑分明的时代,奴才能把鞭子抽到公主的身上,这是骑着皇室的头在拉屎吧。]
[奴才也不一定有那个胆子,说不准就是杨家人授意的。]
[李隆基他是看不到这些吗?]
[他真的不觉得皇室的脸面被杨家踩在地上了吗?]
[哈,不知道的还以为皇室姓杨呢,李家是什么,给杨家提鞋的?]
弹幕不断飘出来的话言辞激烈,激起了文武百官的愤怒。
这回,殿前的众人已经不仅仅是记笔记那么简单了。
张九龄忍不了了:“外戚,独宠一人,大唐要亡!”
萧嵩愤怒,胡子气地一缕一缕往上飘:“什么样的狗奴才能把鞭子抽到公主身上?不要命了?”
韩休收敛了一贯的笑容:“杨家人实在太过猖獗放肆!杨家张狂至此,满朝文武没有一人上谏?”
宇文融震惊,只觉得不可思议:“没有一人上谏……怕是疯了吧,朝廷上那么多的人。”
李林甫冷静分析:“可见杨家权势已经大到了盖过所有人的声音,或者……满朝文武,无一人敢说话。”
天幕的话在刺激着李隆基的脑神经。
“这是骑在皇室的头上拉屎。”
“李家是什么,给杨家提鞋的?”
李隆基看着这句话,把拳头捏的咯吱咯吱响。
李唐皇室的尊严不容任何人侵犯。
他李家,才是天下共主,杨家算什么?
杨玉环是真正害怕了。
她看着天幕,手脚冰冷。
她是一个不通政治的女子,她不知道外戚专权的真正危害是什么,但是她知道,这样嚣张跋扈挑衅皇权,最终招致的一定是满门抄斩的大祸。
正月十五,元宵佳节,花灯在长安齐齐点亮的那日,杨家的气数,就已经到头了。
花团锦簇之下是烈火油烹的煎熬,只可惜当时的局中人,无一人看到。
[这都是李隆基一手造成的。]
[姚崇最开始还让他吸取外戚专权的教训呢,他全忘了。]
[他现在能记住什么,在美人堆里乐不思蜀了都。]
[他对得起二凤打下来的江山吗?]
[等李隆基下去了得被他的祖宗们摁头锤死。]
[越接近安史之乱,我就越想让李隆基早点下去陪祖宗。]
李隆基正视天幕,第一次,他不再试图躲避天幕的背刺。
他终于明白为何后人提及他占儿媳的事情如此愤怒。
后人不单单是站在道德的角度来批判他占儿媳的行为,他们是知道了历史的全部始末,看到了外戚专权的危害,故而愤怒,故而忧伤,故而郁气结于胸中难以抒发,所以后人找到了外戚专权的罪魁祸首,他,李隆基。
因为惋惜,所以愤怒,所以谩骂出声。
“希望李隆基早死二十年。”
谩骂的背后是他们的遗憾,和恨铁不成钢。
后人们希望的不是他早死二十年,他们更希望的是,大唐的繁盛能如高山巍峨绵延,再延续二十年。
不,不仅仅是二十年,他们想看到的是盛唐那颗璀璨的明珠,一直被放在它应该存在的高度,永永远远璀璨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