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翻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设置X

第244章(2 / 2)

颜真卿想了想,道:“也并非是必败,只要能借到兵,还是有一线机会的。”

所有人都在紧张看着天幕,都在等着两军对峙下的最终结果。

天幕又换了画面。

此时的颜杲卿甲胄染血,发髻微乱,嘴唇干涩苍白,脸也瘦了一圈,脸骨尤为突出。

袁履谦送端上来一碗米汤:“太守,吃口饭吧。”

颜杲卿摇了摇头:“我吃过了,给将士们吃吧。”

袁履谦将脸别过去,强忍眼中的泪意。

颜太守哪里吃饭了,他根本没吃!如今粮草所剩无几,他少吃一口,将士们就能多吃一口。

颜杲卿沙哑着嗓子问:“箭羽呢,还剩多少?守城的弓箭手不能没有箭啊。”

袁履谦嘴唇动了动,心里越发难受。

“箭又损耗了一批。我们的人准备撤军的时候去城楼下收回一些的,但是史思明走的时候,派人将箭都捡走了。”

“剩下的箭羽,恐撑不过两日了……”

颜杲卿稳了稳心神,又问:“那派去太原的使者呢,可借到兵跟粮食了?太原兵力充沛,粮食充足,若是借到兵与粮食,我们还有一线生机。”

袁履谦眼泪终于忍不住了,他哭了出来:“太守,王承业他,他不借兵啊!我们派去的使者连一个兵,一粒米都没见到。”

“使者冒着战乱出去,回来的时候又遇到贼人堵截,回城的时候,就剩了半口气。”

“把太原消息传来之后,使者便死了。”

“他是吊着一口气回来复命的……”

颜杲卿心里只觉得悲凉。

太原粮食兵力充足,又并不与叛军为伍,为何兵与粮都不肯借呢?

史思明与蔡希德针对的是常山,针对的是他颜杲卿。

太原尹王承业究竟在怕什么?叛军腾不出手来对付他的!

“太守,不如向其他郡借兵,或许……”

颜杲卿慢慢开口:“来不及了。”

他抿了抿干涩的唇,并不愿坐以待毙:“多派两个使者,去各地求援,我们接着守城。”

这命令是发出去了,但颜杲卿心里明白,太原不肯支援,史思明来势汹汹,他等不到援军了。

袁履谦也知道,无援兵可等。

他犹豫良久,最终开口:“太守不若,退了吧……”

颜杲卿神情严肃,站起身来:“退?退往哪去?我可退,城中百姓可退吗?”

“史思明针对我而来,我逃了,他抓不到我的人,难道不会杀百姓泄愤吗?”

“百姓,何其无辜。”

袁履谦不再劝了。

他也站起身,与颜杲卿站在一起:“太守不退,我也不退,我与太守共守常山!”

颜季明看着自己的父亲短短几日狼狈成那般模样,心里像是有什么堵住一般,他睁着一双眼睛,眼泪倏然留下。

“阿爹……”

颜真卿眼角也湿润了。

天幕上,那个将死之人,是他的堂兄。

是的,天幕还未说他是生是死,但等不到援军,除了死路,难道还有其他路可以走吗?

“太原尹为何不派援军?不是心向大唐吗?不是与我阿爹一个阵营吗?为何不救?”

颜季明一问接着一问,情绪越发激动起来。

他不理解,都是大唐的官员,都是站在叛军对立面的友军,仅仅是借兵而已,粮食兵力皆齐全,为何不借?

【史思明接到的命令,是绞杀颜杲卿,不死不休。安禄山对颜杲卿恨之入骨,史思明在最开始作战的时候,就没有隐藏实力。叛军来的实在是太突然了,两方夹击,而颜杲卿毫无防御的准备,兵力又比不上叛军,从作战开始就出于颓势。】

【但这场战争是必败无疑的吗?其实不一定,在离常山大概只有三天路程的地方,有个兵力粮食皆充足的地方,这里是太原。如果太原愿意出兵帮助颜杲卿,哪怕两地联手并不能获胜,也能拖延时间,等到大批援军的到来。】

【所以在战争的最开始,颜杲卿就派了使者前去太原,寻求太原尹王承业的帮助。】

【但王承业并没有伸出援助之手,为什么?因为此时的王承业巴不得颜杲卿赶紧死。】

[我的天,为什么?]

[不是一边的吗?为什么不帮?]

[王承业在想什么呢?等这看颜杲卿死?他跟颜杲卿有仇吗?]

[颜家满门忠烈能跟什么样的人结仇啊,王承业如果巴不得颜杲卿死的话,我觉得王承业不是什么好人。]

天幕下的所有人都怒了。

能帮为何不帮?!

【这事要从颜杲卿立功后来说。颜杲卿杀了叛军李钦凑,并俘虏了安禄山手下的何千年、高邈。因此颜杲卿派自己的儿子颜泉明押送这两个俘虏,并带着叛军李钦凑的头颅去长安,将所有的事都禀报给李隆基。】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翻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