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翻下页

设置X

第279章(1 / 2)

<h1>第279章</h1>

现在谁不喜欢忠心为国的颜家呢?

朝臣们七嘴八舌,热心介绍着这项有趣的工作。

“大家这都是在诗圣身上找到了新的奋斗目标了呢。”

“是啊,颜侍郎可试试同陛下谏言。”

“很有意思,一试便知。”

谏言?有意思?

颜杲卿懵懵懂懂,不明所以,但还是点头感谢周围人的善意。

谏言,他记住了。

听到朝臣们小声交谈的李隆基吓得屁股都夹紧了。

他们想做什么?是不是看到他最近头发又茂密了?

李隆基双眼昏昏,只觉得更艰苦的日子或许还在后头。

他忽然觉得自己老了。

人老了,熬夜都变得不是那样精力充沛了。

在看过天幕之中李隆基过的美好日子后,现在的李隆基有些想颐养天年。

他甚至带着荒唐地想着,他的孙子怎么还不成长起来?

李瑛那个没用的儿子!现在都不能来接班,搞得他现在等孙子长大等的很苦!

被渴望着成长起来的李瑛目光灼灼看向天幕。

此时此刻,他更能理解诗圣杜甫的理想了。

“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

这不是一个应该被嘲笑的理想,这是一个可以实现的理想,而杜甫也仅仅只是生不逢时罢了。

生不逢……时?

这个时取决于何?

杜甫没能入朝堂,是怪排斥异己的李林甫,还是怪一代奸相杨国忠?亦或是发动战乱的安禄山?

可若是皇帝耳聪目明,奸相不会有入朝堂的机会,动荡国之根本的战争也不会发生。

诚然,时势造英雄,可皇帝,是那个能造时势的人。

李倩的眼睛越来越亮。

他对着天幕恭敬作了一揖。

诗圣,真乃圣人也。

这何止是圣人,这是吾师。

【安史之乱爆发之后,杜甫听说李亨继,成了新的皇帝。他寄希望于这个新皇,不顾战乱只身北上,投奔灵武。可杜甫到底还是不幸的,他没能见到李亨,却被叛军给抓了起来,同王维一起成了俘虏。】

诗佛王维睁大眼睛。

原来他与诗圣杜甫还有这样一段渊源?

真神奇啊。

众人也觉得神奇,纷纷往王维那里看去。

意思很明白了:你知道诗圣什么样子不?

王维简直哭笑不得。

这安史之乱没有发生,甚至于安史之乱的发动者安禄山此时被五花大绑扔在殿前,看着像是疯到呆滞一般。

既然没有安史之乱,他如何会跟诗圣杜甫有同被俘虏的交情呢?

众人没有得到想要的答案,把脑袋收回去,摇头叹息。

【但是令人哭笑不得的是,杜甫被抓也仅仅是因为会写诗,有点才名,但他的官儿实在是太小了,叛军都看不上,因此他们将王维囚禁起来,而并不看管杜甫。】

【因此这也给了杜甫逃跑的机会。在李亨的军队接近长安北方的时候,杜甫从长安逃出来,他一介文人,不会武功,身上连个包袱都没有带。】

【见到唐肃宗李亨的时候,身上衣服都被划烂了,脚上鞋子也不知道掉到哪里,浑身是泥。】

【有人如此大费周章只为投奔李亨这个新皇,李亨心情还是很好的,于是他给杜甫升了一阶官位,于是杜甫成了我们人人都知道的杜拾遗。这也是杜甫此生做的最大的官儿了。】

[啊,就升了一阶啊,李亨可真抠呢。]

[是啊,抠抠搜搜,李亨当时手底下能有几个人啊。]

[也可能是不信任杜甫吧?]

[那时候需要的是武将,武将还是很稀缺的,文官就没那么受重视了。]

百官皆叹息。

杜甫为赚一官半职都豁出性命了,可杨国忠那等奸臣靠着赌术轻而易举就能混上高官。

忠臣难当啊。

百官又瞧了瞧李隆基。

也幸好现在的陛下不是天幕所说那样昏聩之人。

若陛下跟天幕里的陛下相同,那就他们所有人着上谏的架势,一个两个都得掉脑袋。

现在的陛下,好啊。

虽然看起来不那么聪明,但是宽容啊!还愿意自省。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翻下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