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设置X

第33章(1 / 1)

(' 另一时空,李隆基堂姐,安乐公主李裹儿对自己父皇李显道。 李显就算天资平庸,却不会天真以为自己和兄弟一脉的皇权是稳定交接。 “裹儿,要是唐玄宗李隆基未来没有闯出安史之乱的祸事,凭借开元盛世的政绩,哪怕是你父皇我,皇位都会不稳。” 他们这一脉地位本来就不是很稳固,要是李隆基真是板上钉钉的明君,哪怕是他,也无法阻止那个侄子提前登基。 但幸好李隆基的后期昏庸,对他们极为有利,起码不会有臣子二话不说去投奔对方。 “既如此,父皇咱们就用堂弟去钓一下不忠咱们的大臣吧,他们敢投奔堂弟,咱们就敢杀。”安乐公主李裹儿眸光厉道。 “现在天幕刚说完堂弟,咱们又被那么多眼睛看着,不方便对堂弟动手,可是投奔堂弟的人就不一样了,咱们杀他们,谁也说不出什么。” “吾儿没有急躁,甚好。”听女儿没冲动处死政敌,李显忍不住点头。 现在他们占据大义,先对弟弟一脉动手,反而落了下乘。 “希望安史之乱前的百姓们逃过一劫。”杜甫、李白等安史之乱后的人们虔诚祈祷道。 “李隆基该死!” 安史之乱后,付出血泪代价的百姓们无法用言语形容自己的愤怒,民间到处对李隆基破口大骂,李隆基于民间声望直接跌落谷底。 他们对李隆基再无一丝爱戴,只有满满恨意。 安史之乱前的百姓们,虽然安史之乱还没有发生,可对李隆基这个帝王,已经不如之前那样信任。 在这之前,李隆基是他们心目中的盛世明君,结果明君把他们推沟里。 【说大唐服饰最为开。放,只是相对而言,因为那种开。放是建立在她们衣物富足的情况下。】 【大唐女子服饰开。放,只是和其他朝代同阶女子们相比。】 【还有一种‘开。放’,是被迫的,那类人并不是不想穿衣服,而是想穿衣服却没有。】 【他们是底层的百姓,和衣物富足的贵族们是两个不同阶级。】 【关于后者,我们刚开始找资。料时,方向是古代衣不蔽体的百姓们,结果这类资。料很少,为什么呢? 因为古代衣服都穿不起的百姓,不可能读书识字,他们无法留下自己事迹相关的记载,能记载下这种情况的贵族们又不屑记载。】 【后来,我们转变思路,查询古代被冻死的百姓们,从秦汉至明清,甚至近代,可以说没有朝代能够例外。】 【有记载底层百姓全家共用一件衣服,谁出门谁穿的;还有实在没衣服,赤身出门耕种的,如果以衣服的多少论开。放程度,底层百姓们才是最开。放的,且从古至今未变过。】6 【而连蔽体的衣服都没有,他们又如何熬过漫漫寒冬?】 【为什么我们华夏自古以服饰为礼,却依旧有很多穿不起衣服的人?】 姜叶的问题让诸朝所有人沉默,能穿起衣服的人不关心底层人有没有衣服穿,他们往日只会借此讥讽他们无礼,却不去深想底层百姓们为什么不穿衣服。 是他们不想吗?是他们没有! 而底层百姓们,之前面对服饰开。放评选并没怎么发声,因为就连最开。放的大唐服饰,跟他们日常穿戴,都小巫见大巫。 让他们没想到的是,天幕居然会特地提到他们,这让他们羞耻的同时,很是无措。 虽然他们没有衣服穿,但却接受过服饰礼仪,知道没有衣服穿,是很羞耻的事。 但羞耻同时,他们心里又涌起难以言喻的酸涩。 因为他们和那些贵族服饰距离太远,在这之前并没有太大代入感,直到他们也成为其中一部分,才终于感受到一点真实。 【我之所以提起古代百姓们无衣,是因为华夏服饰文化不仅包括贵族们的服饰,底层百姓们无衣,也是华夏服饰的一部分。】 【当然,跟光鲜亮丽的华服比起来,没有衣服穿的百姓并不算很好看,他们特别像衣服的两面,华丽的一面对外展示,晦暗一面则不为人所知。】 【而古代百姓们无衣的现象,是因为他们懒惰吗?不,是因为他们织出的衣服都被强行抢走,古代布匹就是税。收的一种,在纺织技术不发达的时候,人们织布的效率并不高,可就算这样,依旧有苛捐杂税雪上加霜。】 【以至于寒冬来临,他们无法抵御寒冷,被迫失去生。命。】 “什么苛捐杂税,那是朝廷正常税。收!”姜叶的话让许多人跳脚,他们都是苛捐杂税的既得利者们。 “不收布税,国库怎么收入。”君王们皱眉,不认同姜叶的说法。 要是不收布税,国库银钱会减少,当然,收到百姓们连蔽体的衣服都没有,确实过分。 但是取消布税,恕他们做不到。 “所以只对比布税方面,某些时期,咱们华夏真不如国外聪明。”姜叶和江雪不禁摇头。 ', ' ')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