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火。药的出现,让执政者们越来越吃力,他们不敢再像之前那样肆意享乐,因为不认真,他们真的会迎来改朝换代。 如此情况下,原本就优秀的人会被磨砺的更加成熟,而原本德不配位的存在,会加速淘汰速度。 可以说,短短时间,局势变幻远超之前。 一个月后,姜叶和江雪再次出现。 天幕直播,也迎来第四期内容。 【作者有话要说】 【注:文中123456等标注资料来源于网络。】 第四卷 《第四期:两条丝绸之路的经济贸易》 第七十三章 【第四期, 我们来看一下古代经济。 说起经济,不知道大家第。一时间想到什么?】 “经济,指交易、买卖的话, 最先考虑的肯定是价格。” “价格?最先考虑的应该是物品种类吧?” 诸朝古人们各抒己见。 总来的说,逃不开价格和种类两大方面。 【经济, 是对生产、流通、分配、消费等一系列行为的总称。 大家比较关心的价格和物品种类, 是经济中的重要环节之一。】1 “咱们居然也是经济的一环?我还以为只有交易才能算经济呢。” “那当然,以咱们纺织工厂为例, 咱们处在‘生产’这个环节。”诸朝聪慧的纺织女工们道。 “我们负责流通和售卖。”诸朝商人们道。 “之前还以为我们就能代表经济呢。” 谁成想并不是。 “那我们负责的是消费, 以及偶尔生产。”这是诸朝消费主力的普通人们。 虽然很多时候他们扮演的都是消费者角色, 但有时候他们也会生产一些东西,比如编织草鞋、织布之类的手工艺品售卖贴补家用。 【首先说生产,凡是人们需要和能做出来的东西, 都能算生产。 生产类型包括但不限于衣食住行等各方面,种类十分广泛。】 “果然,我们纺织工厂是生产环节。”诸朝纺织女工们很兴奋。 “照这样说, 我们种地也在生产范围。”这让诸朝种地的百姓们出乎预料,却又理所应当。 “房子的话, 确实小到居住, 大到买卖,也是经济中的一环。” “还有马车和道路, 经济可真是无处不在。” 说起熟悉的衣食住行,很多人都能从身边事物举例。 结果笼统归纳后, 着实把他们吓一跳。 因为他们大多数人之前从没有考虑过“经济”这种问题。 诸朝大部分人,从没想过, 经济居然距离他们如此之近。 “明明只是很寻常的事, 一归纳, 反而给人一种了不得的感觉。” 这是因为他们意识到日常交易背后的本质,才觉得震撼。 【流通的话,分两类。 一类是人,古代的商人们,他们通过拉开距离,从而赚取商品中的差价。】 【比如内陆粮食价格便宜,海边不宜种地,粮食昂贵,那么商人们把粮食换个地方卖,就能赚更多的钱。 同理海边盐价格便宜,内陆盐价贵,商人们从海边往内陆卖盐,同样可以获利。 这就是商人和买卖。】姜叶简单举例。 “不,商人们私自贩盐是违。法的!”有人注意到其他问题。 “天幕只是简单举例,又不是鼓励商人们贩卖私盐。” “就算这样,举例也不合适。” “商人们虽然地位低,但也是真赚钱啊。” 知道商人获利的手段后,诸朝百姓们十分羡慕。 不过因为社会地位缘故,他们虽然心动,行动的人却不多。 刚好,姜叶和江雪也提起这个问题。 【需要注意的是,古代商人们的社会地位并不高,前面提过商人们不能穿丝绸,商人后代不能科举。 从这些政策,我们可以看出古代“重农抑商”的风气。】2 “天幕别一杆子打死,不是所有朝代,商人后代都不能科举的。” 虽然他们确实都用“重农抑商”的政策。 “后世商人地位比咱们高多了。” 说起后世商人们的地位,诸朝商人们心里难掩羡慕。 【古代社会阶层划分是“士、农、工、商”,商人们在最底层。 其本质是古代粮食生产力跟不上,为了把更多百姓们绑在田地上,朝廷主动打压商人们的地位,让其他阶层唾弃他们,从而减少百姓们对经商挣钱的向往,加大对社会阶层下降的畏惧。】 听姜叶说起这个,诸朝执政者们脸都麻了。 “倒也不必讲这么清楚!” 这种事,大家心照不宣不就行了,干嘛说那么明白。 “原来是因为这样,商人们/我们地位才那么低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