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设置X

第155章(1 / 1)

(' “就是,那宋朝距离我们还远的很,那时候咱们早不在了,操心那个干嘛。” “对,又不是同族血脉和一个朝代的人。” 宋朝之前的贵族们大都冷眼旁观。 “唉,从今往后咱们还是薄葬吧,少给后人添点麻烦。” “虽然这样可能也改变不了什么,好歹也算一份心意。”但也有少数人改变厚葬做派。 就在这时,天幕突然出现一条评论。 “原来钱并不是消失了,而是存到了地下,既然是在地下,那直接把钱挖出来不就行了。” “这主意不错。”诸朝大多数百姓们很是赞同。 只有诸朝贵族们,看到那个评论,头皮别提多发麻。 “不,快阻止他们!” “怎么阻止?那时候咱们早就不在了,这算是报应吗?” 他们身为前面朝代的人,不关心后世人的情况。 后世人自然也不会对他们前面朝代人的坟墓手下留情。 “不,从今天起,我们开始薄葬还不行吗!” “薄葬总好过被后世挖坟,真那样我们死不瞑目!” 大义没法改变诸朝贵族们厚葬的心思,但挖坟可以。 诸朝贵族们一反常态,纷纷支持薄葬。 之前姜叶也提过薄葬,但那时候他们都抱有侥幸心理,觉得厚葬人那么多,又不缺他一个,就算盗墓,也不可能那么倒霉。 现在知道后世穷的都用纸币了,那就不是小批的盗墓贼,而是大规模,甚至整个国家的人都可能参与进来。 这种情况下,他们的坟墓能幸免才怪! 【咳,大家请冷静,咱们现在私人盗墓是违。法的,而且咱们现在也没那么大的经济危机,没必要铤而走险。】 “盗墓在我们古代也是违。法的,盗墓从古至今就没有合法过!” “糟糕,就宋朝那穷样,一定会对咱们坟墓下手的,咱们该怎么办?”诸朝贵族们又怒又急。 事实确实也是,宋朝及之后的人们,还真受到启发,准备行动。 别跟他们说屁的违。法,他们都快穷死了,还不如拼一把。 【宋朝之后的朝代,只会更缺钱,他们也用纸币。 除了宋朝交子外,古代纸币还有“鼎鼎有名”的大明宝钞。】4 “阿嚏,天幕这语气,绝不是说朕好话!”朱元璋敏锐道。 “还有,没钱会持续没钱吗?”光是想想,就让朱元璋感到绝望。 “大明宝钞又是什么纸币?” 明朝之前的人们好奇,明朝及之后的人们则是沉默。 “居然还能有不同类型的纸币,虽然金银铜也会更改款式,可是其本质不变,纸币则不同,后世有印刷术,纸越来越便宜,那纸币……” 诸朝心思敏锐的人们心里涌起一股不祥预感。 【关于纸币其本身,是没有太大价值的,它们依托的是国家信誉。 国家安稳时,哪怕纸币没有价值,也能平衡物价,时局动荡时,纸币的存在会加剧时局动荡。 至于为什么?是因为纸币易得,数量多少全看掌权者一句话的事。 越是战乱,古代当权者们越会加大印纸币的力度,他们以为那样就可以解决问题,实际上反而加剧问题。】 “缺钱的时候印更多钱,有什么不对?”朱元璋皱眉,还没意识到问题所在。 “为什么多印钱,反而解决不了问题?”朱元璋不明白。 至于朱元璋身边,也没多少明白的人。 但凡明朝有懂经济的人,也不至于出现大明宝钞这样的特色。 诸朝其他帝王很多也不擅长经济,但是他们身边有专业的相关人才。 比如汉武帝的经济大臣桑弘羊。 “陛下,天幕已经说了,纸币没有价值,有价值的是国家信誉。” “时局动荡时,也不是钱的问题,而是物品问题,但多印钱,一定会加剧问题。”桑弘羊道。 【首先是国家信誉问题,大家为什么会信任纸币?就凭你是当权者吗? 当权者一句话,就能让百姓们舍弃实打实的金银铜,转而用纸币吗?】 “自然不是。”刘娥摇头。 “难道不是吗?”朱元璋脸色涨红。 【国家要想得到百姓们的信任,得有实打实的保障才行。 这里正面例子是北宋刘娥,反面例子是明朝朱元璋。】 朱元璋忍不住睁大眼睛,愤怒,“凭什么朕是反面例子?” “朕倒要看看刘娥正面在哪?”生气归生气,直播还是要继续看的。 【两者的区别在于保证金,宋朝推行纸币时,是有保证金的,明朝推行纸币时,则没有保证金。 保证金是什么? 保证金是可以用纸币兑换的物品,包括但不限于金银铜、食物布匹等实用。的东西。 ', ' ')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