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比如朱元璋,打天下时,是从南打。到北,历史上少有的统一方式,为什么少有,因为难度大。 还有朱棣,历朝历代,唯一“造反”成功的藩王,实力也不用说。 不过因为他们当了皇帝,不算名将赛道。】3 “后世知道我明朝创立不易就行,还有朱棣这小子……”说起儿子朱棣,朱元璋心里复杂。 朱棣越厉害,他就越难受,因为他选择的江山继承人,不是他。 “倒也不用专门提我藩王的身份,朕已经是皇帝了。”朱棣道。 “不过既然说是唯一,要不要对其他藩王动动刀子?” 朱棣自己是藩王上位,自然忌惮其他藩王也造反并成功。 所以他上位之后,对藩王多有善待纵容,明朝养猪,就是从他开始的。 可是既然天幕都说只有他一个成功,这让其他藩王危险性一下降低。 要是有可能,朱棣身为帝王,肯定是要集权的。 “所以我们是坚持,还是放弃?” “坚持吧,历史盖棺定论,只成功了朱棣一个藩王,可是放弃吧,我们都准备那么长时间了,怎么可能甘心!” 其他朝代暗戳戳准备造反的藩王泪目不已。 【明朝还有戚继光,戚继光是有名的抗倭英雄。 但和军事能力相反,是戚继光的政。治生涯。】 “我的政。治生涯会怎么样?”明朝,戚继光关心自己未来道。 同时,戚继光的靠山张居正眸光微动。 【戚继光前期的政。治生涯可谓很好,因为他得到明朝首辅张居正的支持。 但同时,也因为和张居正走的近,在张居正死后,戚继光政。治生涯变得黯淡。】 “居然是因为张居正。”戚继光脸色变幻。 思虑过后,他深叹,“不行,其他人都知道我和张居正的关系,再想改换门道,已经晚了。” “张首辅,不是我不想帮你,而是能在你死后清算我等的,那能是一般人吗。” 想到什么,戚继光眸光晦涩。 【明朝张居正被称为“救世宰相”,通过改革等措施,为即将走到末路的明朝续命几十年。 然而,张居正死后差点被万历皇帝开棺戮尸,其家人被抄家流放,其为明朝定下的利国政策也全被废除。】4 “这前后反差也太大了吧,前脚还是救世宰相,后脚差点开棺戮尸,对方做了什么?能让帝王气成这样?”诸朝人们震惊。 等深入了解后,他们知道张居正和万历皇帝之间的矛盾。 首先是教育,万历皇帝居然是张居正教育长大,张居正是万历皇帝的老师。 教育过程严厉,以至万历皇帝心生不满。 然后是权力,张居正权势过大,压制皇权,让万历皇帝对其更不满。 所以等张居正死后,万历皇帝别提多高兴。 “为明朝续命几十年……”明朝帝王们纠结。 他们身为帝王,自然不喜欢权力过大,和不清廉的臣子,可是,他能为明朝续命几十年,这让他们怎么抗拒的了。 “这个张居正也是,就不能像于谦那样清清白白,让人打从心里喜欢吗!”朱元璋对张居正有些不满。 于谦是朱元璋最喜欢的那类臣子,吃的是草,挤的是奶,本以为张居正会和于谦一样,都以大明利益为己任,结果呢,张居正并不像于谦那样清廉。5 “开棺戮尸太过了,真要成功,只怕明朝亡的更快。” “毕竟张居正小节有失,大节不亏,张居正虽然集权,却没谋朝篡位,而是为了明朝好,从这点说,他就是忠臣,最不该的就是由帝王动手,因为帝王是最后得到好处的人。” “连张居正这种忠臣都落得这样下场,其他不如张居正的臣子岂不是更胆寒。” “更别说万历皇帝出完气,还把张居正的政策全都废了,脑子呢?”诸朝帝王们忍不住道。 他们觉得张居正死了,对朝廷有利的政策却没必要改,万历皇帝的选择却是,要恨张居正,就恨他的所有。 “难怪亡国呢,真是想救你都救不了。” “张首辅……”明朝万历皇帝时期,文武百官看着沉默不语的张居正,忍不住头皮发麻道。 他们没有想到,陛下未来会对张居正那么狠,哪怕他们是政敌,都难免兔死狐悲。 张居正本人心里的滋味,就更不用说了。 突然,张居正叹气,道:“我要见陛下。” 宫人们闻言头皮发麻,生怕张居正冲动之下,对帝王做些什么。 他们没觉得张居正面上平静,心里也平静,毕竟张居正和其家人的下场,都很惨。 张居正心里怨恨才正常。 万历皇帝也是这么想的,刚开始不愿意见张居正。 直到张居正向万历皇帝请辞,说要退出官场,万历皇帝蓦然慌了,他匆匆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