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翻下页

设置X

第86章(1 / 2)

<h1>第86章</h1>

【半年后,卫子夫再次有孕。元朔元年,卫子夫为刘彻生下了第一位皇子。此时,距离刘彻登基已经十二年了,刘彻年近三十。因为多年无子,朝政不稳,人心不平,甚至就连他的亲舅舅田蚡都与淮南王刘安暗中勾结,说:“皇帝无子,你是高祖的亲孙子,又是诸侯王里最贤德的,一旦皇帝去世,你就是下一任天子人选!”】

【皇长子的出生稳定了朝局,打破了刘彻无子的传言,刘彻异常高兴,命人做《皇太子生赋》《立皇子媒祝》,感恩上天赐予他的皇子,并为儿子取名为据。】

第79章 汉武大帝

刘彻将自家儿子一把抱起来,放在膝上,他看着皇后,不由得想起了六年前的那一幕……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他渐渐不再去椒房殿,那些年轻的美人一个比一个绝色,但她们却从未给过自己那样单纯的喜悦。

刘彻:“子夫,这些年,辛苦你了。”

卫子夫笑靥如花,刘彻以为皇后是在对他笑,卫子夫心中却在想着天幕对据儿的肯定,经此一事,据儿的太子之位应是稳了。

刘邦看热闹一般点评道:“第一个孩子,第一个皇子都是卫子夫生的,前朝还有大将军卫青军功赫赫,这不当皇后说不过去了。”

吕雉内心有些苦涩,是啊,皇后从来都不只是皇帝的妻子,而是政治上的合作者,一旦失去价值,面临的只有废后一条路。

景帝啧啧称奇,“这就是天意吧,天意如此,人力如何改易。”

决定了,就用天命来与母后的孝道对抗,馆陶的女儿也是朕的外甥女,朕自然不会亏待她,但太子妃之位就算了!

【主父偃上书,请立卫子夫为皇后,武帝欣然允准,元朔元年春三月,卫子夫被立为皇后,大赦天下,普天同庆!】

【元狩元年,刘据七岁,被封为太子,七岁这个年纪正是刘彻被封为太子的年纪,可见刘彻对长子的器重。】

【武帝为太子遴选德高望重之人为讲师,教授《公羊春秋》,这是刘彻“罢黜百家,表彰六经”后大汉朝廷的官方学说。等到太子渐渐长大,对《谷梁传》感兴趣,刘彻也允许他自行学习。待到太子加冠之时,刘彻专门为刘据建了一座园林接待宾客,名为“博望苑”,取博采众长、广博观望之意!】

刘彻看着皇后,像是在炫耀一般:你看,朕对据儿好吧!朕甚至放权让他自行培养亲信班底!

武帝朝所在的时间乃是元朔六年,刘据年仅6岁,尚未被封为太子。但自从他出生后,武帝立太子的意图早已昭告天下,刘据不仅是他的长子还是嫡子,且聪慧稳重,无人能及!

始皇对此表示理解不能,立太子而已,有必要这么高兴吗——可能是因为多年无子带来的后遗症吧……

扶苏暗暗的在心中与刘据做对比,除了没有被立为太子,父皇对自己也是万事包容的,我也是父皇最喜欢的儿子呢!

吕雉看了刘邦一眼,似乎在说,看看人家是怎么对太子的,再看看你!

刘恒感慨道:“皇帝与太子相差三十岁,待到皇帝年老,太子正好长成。”若能平稳交接皇位,大汉又能得三十年安定。

武帝之后的帝王则有些牙酸,李世民:“可惜武帝寿命太长了,太子与其性格不合,即便年龄差三十岁,年富力强的太子依旧是巨大的威胁。”

随后又对着李承乾保证道:“父皇就不会这样,任何小人都无法离间我们父子之情,父皇会扫除所有的障碍,留给高明一个安定祥和的盛世。”

李承乾糯糯道:“阿耶,那稚奴呢?”

李世民,李世民差点忘了,将来继承他的皇位的可不是太子李承乾,而是尚在襁褓中的李治。

所以,到底发生了什么变故,朕怎么会放弃培养多年的太子选择幼子呢!

【作为皇后的外戚,卫氏家族显赫至极,但卫家与其他依靠裙带关系崛起的外戚不同。身为“大汉双壁”之一的卫青从不以外戚自居,他的功名利禄都是在战场上拼杀出来的!】

【卫青便是卫子夫带来的第一个嫁妆,她的第二个嫁妆更是不凡,“大汉双壁”之二——霍去病!】

汉武朝的朝臣们纷纷看向冠军侯,他们知道冠军侯很厉害,但毕竟才初露锋芒,只有一次战绩。没想到居然能与大将军相提并论,还能被后世赞为“大汉双壁”!

霍去病骄傲的扬眉,武帝看着意气风发的霍去病更高兴了,这可是他一手培养出来的少年将军,就要这样无拘无束骄傲肆意才对!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翻下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