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翻下页

设置X

第148章(1 / 2)

<h1>第148章</h1>

扶苏点评道:“这是稚子打架吗!”

始皇:“任命官吏有何用,能顺利上任才是本事。”

萧何:“若是公孙瓒手下官吏能顺利掌控几个郡县,便如同插入袁绍腹部的一把刀子,由内而外,中心开花。”

【袁绍与公孙瓒在界桥大战一场,公孙瓒以两万步兵排成方阵,两侧各有五千骑兵。袁绍则派大将麴义率领八百精兵在前,两翼放着张弓搭箭的弩兵。】

【公孙瓒见袁绍兵少,不免生出了轻视之心,命令骑兵出战,却被麴义打败,麴义乘胜追击,到了界桥再次打败公孙瓒。但公孙瓒也不是吃素的,他埋伏的骑兵发威,将袁绍团团围住。】

蒙恬等人将两军布局画在白纸上,按着天幕所说排兵布阵。

【两军各有胜负,谁都奈何不得谁。但袁绍成功阻止了公孙瓒的南侵之路,挫败了公孙瓒的锐气,在冀州站稳了脚跟。也打破了袁术、公孙瓒、陶谦的联合绞杀,为经略河南兖州之地的曹操减轻了压力。】

评论区

“这一战,袁绍以步兵和弩兵战胜了公孙瓒的骑兵。”

“以少胜多的典范。”

始皇面露震惊之色,汉武帝张大了嘴巴,“步兵加弩兵居然能够打败骑兵!”

始皇立刻命令墨家继续研究秦弩,想办法让其射程更远,威力更强。

汉武帝则想要训练一支弩兵,防守北方边境。

评论区

“公孙瓒遇到了他一生之敌麴义。”

“麴义以八百兵马破公孙瓒的两万步兵一万骑兵。”

“可惜,麴义也没有落得好下场,他自恃功高放纵不法,最后被袁绍杀了。”

麴义:“……”

“公孙瓒的白马义从在这一战全军覆没,他的雄心似乎也跟着消失了。”

“这时候曹操和袁绍还是两小无猜的好朋友呢。”

“本初~阿瞒~”

曹操老脸发红,袁绍的神色也极不自然。

第137章 群雄逐鹿

【东汉末年,最先开始争霸的诸侯就是袁家兄弟。】

【当是时,冀州袁绍联合兖州曹操、荆州刘表成为同盟,另一边则是淮南袁术、幽州公孙瓒、徐州陶谦三方联合。从地图上可以看到,两方势力犬牙交错,就看哪方先打开局面。】

【北方的袁绍成功遏制住了公孙瓒,南边袁术派出的大将孙坚被刘表斩杀,整体局面上,袁绍一边占据上风,身处腹地的曹操便能从容应对,破局而出。】

扶苏看的目瞪口呆:“好家伙,这是一盘大棋啊。”

始皇也目露精光:“远交近攻一策被他们用的炉火纯青。”

秦灭六国之时,也只是拉一个打一个,远没有这么多势力。

蒙毅也在纸上标注各方势力:“袁绍北方是公孙瓒,南边是袁术,曹操被袁术和陶谦夹在中间,袁术南边还有个刘表……”

蒙恬喃喃道:“太乱了吧!”

【此战后,为了争夺冀州的归属权,袁绍与公孙瓒又发动了龙凑之战,巨马水之战,战争持续了两年,两方互有胜负,难分难解。】

【公孙瓒为了打破局面,杀害了他的顶头上司幽州牧刘虞,尽得幽州之地,也彻底失去了人心……】

评论区

“公孙瓒从名正言顺讨伐拥有十大罪状的袁绍,变成了谋害朝廷大员的不义之人。”

“要知道在当时刘虞的名声是极好的,他不仅是朝廷三公之一,还是汉室宗亲,刘秀之子东海王刘疆的后代,他镇守幽州多年,以怀柔政策对待乌桓首领,让北方的乌桓不敢南下。”

“刘虞举孝廉出身,政绩卓著,颇有名望,一步步从东海郡吏升职为幽州刺史,是个实干型的官员。”

“他在幽州刺史任上为政宽和,安抚百姓,深得人心,在鲜卑、乌桓等外族之间也有极高的名望。”

“因为在黄巾起义中安抚百姓有功,被任命为宗正,相当于刘家宗室的大家长。”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翻下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