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第186章</h1>
但,败了就是败了,他必须要找到失败的原因!
第172章 三分天下
【关羽死后,孙权将关羽的头颅割下来送给曹操,曹操以诸侯之礼葬在洛阳,孙权也将关羽的身躯以诸侯之礼葬在当阳,蜀汉在成都为关羽建衣冠冢,因此民间称其“头枕洛阳,身卧当阳,魂归故里”。】
刘备大惊失色跌坐在地,似乎浑身力气都被抽走了。
他从未有过如此失态的一面,可是……云长!
“孙权小儿,吾与汝不共戴天!”
他们三家接纳的彼此降将不在少数,兵败被俘也不一定要杀,即便要杀也不能让人身首异处啊!
古时候朴素的观念便是事死如事生,在他们的认知里关羽便是死后也会身首两端,不得安宁。
这让刘备如何能接受!
曹操深深的叹了口气,也松了口气,只是没想到再次见到云长居然会是那样的情景。
若是孙权俘虏关羽后送给他,他大概是舍不得杀了关羽的。
他不由的感叹道:“事君不忘其本,天下义士也!”
孙权隐隐有些不好的预感,天幕上的后人似乎对关羽极其推崇,会不会因此对东吴观感下降……
天幕对天下人的影响太大了!
关羽拒不投降,他不后悔杀了关羽,但他将其斩首定是出于一时激愤!
评论区
“孙权可是大魏吴王,为曹操效力那不是应该的\\(^0^)//”
“此战后,孙权被曹操封为骠骑将军、假节兼荆州牧,封南昌侯。”
孙权脸都气红了,大魏吴王…是孤想的那种意思吗!
东吴麾下文武群臣一些人面露羞惭,更多的人则是不以为意。
孙策不由得锤了弟弟一拳,孙家子弟怎能向曹操屈膝!
周瑜则表示,群雄争霸,就要不择手段,胜者王败者寇,所谓名声不过是小节罢了!
“之后,孙曹两方密切合作,给蜀汉阵营带来了灭顶之灾!”
刘备沉浸在自己的思绪中,诸葛亮则极其冷静的思考着:何为灭顶之灾?
关将军是蜀汉栋梁,但关将军并不是不可替代的,关将军的死对蜀汉的基业也不是无可挽回的。
诸葛亮将目光转向依旧沉浸在悲痛中的刘备,似乎想到了什么……
“孙权还向曹操上表劝进,劝曹操登基为帝。”
曹操冷哼一声:“哼!孙权小儿,欲将孤置于火上乎!”
荀彧面色阴沉,难道汉室终究不可复兴吗?
他将目光看向舆图上的蜀汉之地,不知刘备将来会有何等造化……
【关羽,字云长,河东解县人。他早年因为犯事逃亡涿州,在涿郡与刘备张飞相识,三人虽未结拜,却情同手足。】
【黄巾起义后,关羽跟随刘备起兵镇压黄巾军,此后南征北战,四处奔波。建安五年,曹操东征刘备,俘虏关羽及刘备的家眷,关羽只能暂时投靠曹操麾下。】
【官渡之战中,关羽诛杀颜良,解白马之围,这是他第一次天下扬名,受封汉寿亭侯!关羽将恩情与忠义分的很清,曹操的恩情已经还完,一听到主公的消息,他立刻脱离曹营,前往汝南投奔刘备!】
【此后,他参与赤壁之战,荆州之战,后驻屯荆州,单刀赴会,湘水划界。在刘备入蜀后,为其稳定后方,防守曹操孙权。】
……
评论区
“庞德之子立志为父报仇,后来跟着魏军主帅钟会攻入益州,尽诛关氏子弟,一代战神关羽惨遭灭族之祸!”
攻入益州!
蜀汉君臣呼吸一滞,蜀汉居然被曹魏灭了!
天幕只提到了关氏,但他们的后人怕是也没有什么好下场。
关羽恍然大悟:原来所谓灭族之祸便是因此。
杀人者,人恒杀之,技不如人,国破家亡,他又能为之奈何!
【很多影视剧中都有人物祭拜关羽塑像的画面,江湖人士将其作为忠义的象征,读书人称其为关夫子,经商之人也会将其当成财神叩拜……关羽是如何以一己之力,统一国人的信仰的呢?】
天幕的声音将关羽的思绪拽了回来。
然后,他便听到了不可思议的内容。
某可是个武夫,怎么就成了读书人的夫子了!某若是有财神之能,主公也就不用为了蜀汉的钱财殚精竭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