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第200章</h1>
【为防万一,诸葛亮派遣一支军队在街亭之左接应马谡,又命魏延在街亭之右驻扎,三方互为犄角。】
【诸葛亮所料不错,张郃大军直奔街亭而来,但马谡却根本不按照诸葛亮的安排部署,也不听副将劝告,一意孤行,放弃山下水源,屯兵于一处孤山之上。最终被张郃率军包围,断了水源,汉军顿时溃败,马谡逃亡,街亭失守!】
刘备震惊:汉军溃败,马谡逃亡,街亭失守!
张飞的目光瞬间锁定马谡,死死的盯着他。
评论区
“诸葛亮为什么要派马谡镇守街亭,他明明有更好的选择,吴壹、王平、魏延都是积年宿将,有丰富的作战经验,而马谡过去一直都是文职官员,治理地方,这是他第一次独立领兵。”
诸葛亮痛心疾首,悔不当初:是啊,为何要派遣马谡啊!
“刘备也曾评价马谡言辞浮夸,名不副实,不可委以重任。但诸葛亮很喜欢马谡,也很看中马谡的才华,把他当成子侄培养。他们经常在一起谈论军事谋略,通宵达旦。”
“平定南中的攻心之计就是马谡献上的,但马谡不明白,在幕后出谋划策与临阵决断,冲锋陷阵完全是两回事。”
……
马谡顶着同僚复杂的目光,只觉得无地自容。
没有人出言骂他,他却像是被曝晒在阳光下,体无完肤。
他此生大概是再也没有机会施展抱负了吧……
终于有人打破了死一般的寂静,马良毫不避讳的当着所有人的面痛骂自家弟弟:“纸上谈兵,妄自尊大,自以为是!魏军大军包围,你若是战死沙场,尚算有骨气,你居然临阵而逃,不战自败!以后不要说是我马良的弟弟,丢不起这个人!”
马谡心情更加沉郁,他没想到自己的结局居然是这样的。
他总以为自己的才能比四个哥哥都出色,只要给他一个机会,他定能创下不世功业。
没想到,他却志大才疏,还连累诸葛先生功败垂成!
【街亭之战是第一次北伐的决定性战役,街亭失守让蜀汉丧失了全部有利地形,曹魏乘胜追击,蜀汉只能全军退回汉中,开战后得到的陇右三郡重回曹魏治下,第一次北伐就此失败!】
【此战后,诸葛亮自贬三等,导致街亭失守的罪魁祸首马谡依律被斩。】
评论区
“诸葛亮挥泪斩马谡。”
“关键时刻掉链子,导致第一次北伐失败,无数军士白白送命,马谡死得不冤!”
“《三国志》的作者陈寿的父亲就是马谡的参军,因为被牵连处以髡刑,这是上古五刑之一——剃掉所有头发,堪称古代最侮辱人格的一种刑法。”
“诸葛亮贬官三等,但要做的工作可是一点不少。”
“诸葛亮以一己之力撑起了蜀汉的一片天。”
……
【当时的诸葛亮并不知道,这已经是他五次北伐中成果最显著的一次了。】
诸葛亮:居然整整五次都没有成功!
花费无数军需粮草,无数士兵战死沙场,最后居然还是没有成功!
不,他定要找到失败的原因!
【自刘备死后,蜀汉再未对外出兵,曹魏以为蜀汉已经无力再战,因此从未防备西南防线。这也是诸葛亮能够出其不意,一举拿下三郡的重要原因。】
【但是诸葛亮一战连下三城,引起曹魏朝野动荡,此后,曹魏对西线严防死守,加强陈仓等地的防备,而诸葛亮再也没有了这样的好机会。】
诸葛亮内心沉重,对天幕所预言的未来不忍直视,他向刘备告罪道:“臣才薄德浅,没有完成主公的嘱托,愧对主公信任。”
刘备却更为诸葛亮的遭遇痛心,“备冲动行事,以致蜀汉形势危急,诸位肱股之臣魂归夷陵,又将所有重担都压在先生一人身上,先生已经做的很好了!”
诸葛亮:“唯望主公保重自身,带领我等实现大业。”
刘备看着将所有希望都寄托在他身上的蜀汉群臣,不由得充满了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