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第217章</h1>
平行时空:原来后世也有天灾,不知他们是怎么应对的?
汉朝皇帝:“将天幕说的都记清楚。”
郎官们的手腕都要抽筋了,不少朝臣也趴在案上,帮忙记录。
汉末三国的豪杰们也在忙着接收天幕的信息,天幕所讲述的未来已经变成了历史,但这些天灾却不会受到影响。
三国之后的皇帝也专注的盯着天幕。
李世民:“希望天幕能讲讲如何预防蝗灾吧。”
朱元璋:“水灾也能说说,比如黄河要怎么治理。”
朱由检:“京师爆发瘟疫,天幕可有治疗瘟疫之法?”
……
【史书记载,从汉和帝年间开始,东汉的天灾便没有停止过。先说地震,安帝年间,每年都会发生大地震,波及天下十几个州郡。桓帝年间多次发生地震,震中就在都城洛阳!灵帝光和年间连续三年四次大地震,民房倒塌,城墙倾颓,城市整体搬迁……】
天幕出现了地震资料片,地面开裂,房屋倒塌,山石崩裂,天旋地转,让平行时空的古人们惊骇不已!
不少百姓跪在地上,祈求上天不要降下灾难。
不过也有聪明人,早就明白了天幕的意思,在人群中宣传,只说天幕是帮着大家预防灾难的,不必害怕。
汉和帝刘肇:“快记下来,尤其是评论区。”
评论区有好心人将东汉的天灾年谱都放了上来,一眼望过去都是“大灾,人相食”的字样,看的刘肇心里发慌……
评论区
“地震是地壳深处的运动,人类活动还没办法影响到地壳深处。”
“发生地震的时候要抱住脑袋,就近躲避。最好跑到开阔的平地,以防建筑倒塌砸伤自己。”
“无法及时跑出去就躲在房屋有支撑的地方,蜷曲身体,身体重心降低。”
……
在周围人的解释下,平行时空的百姓们牢牢记住了这几点。
【在当时,山崩地裂绝对不是一个形容词,而是隔几年就会发生在身边的自然灾害,日食月食更是司空见惯。】
评论区
“四川山脉的崩裂改变了当地的地形,将原本的道路都截断了,以致于,诸葛亮六出祁山大都因粮道运送不畅而失败。”
诸葛亮:……
【中国身处季风性气候区,水旱灾害更是家常便饭。】
【和帝永元十年、十三年、十四年、十五年,皆淫雨伤稼——淫雨就是长时间连续不断的大雨。史书记载安帝年间有五次,顺帝两次,桓帝延熹二年大雨长达五十天,灵帝年间有记载的就有三次大雨,分别长达六十天,七十天,八十天!】
评论区
“连续的大雨庄稼根本活不下去,没有储备粮的人家也只能等死了……”
“还有冰雹,史书记载冰雹像是鸡蛋一样大,到了献帝年间甚至‘大如斗’。”
“这简直就是陨石啊!”
“能砸死人的!”
……
【暴雨之后就是水灾,安帝永初元年,河南新城山水虣出,突坏民田。二年,大水。三年,大水。四年,大水。五年,大水。六年,河东池水变色,皆赤如血……】
【到桓灵之时,史书上随处可见波及数州的大水,冲毁堤坝,淹没良田,毁坏房屋!】
天幕上的水灾更加可怕,如同悬在每个人头顶,马上就要倾泻而下,好在洪水终究退去了……
【除了水灾还有旱灾,安帝时5次大旱,顺帝3次,桓帝2次,灵帝4次……公元194年,三辅大旱,谷价一斛五十万钱,豆麦一斛二十万,“人相食啖,白骨委积”。当时曹操因为没有粮草而解散了自己招募的新兵,皇帝都吃不到饱饭,更何况普通百姓。】
【旱灾过后必会滋生蝗虫,引发蝗灾,蝗虫肆虐,毁坏庄稼,让本就因旱灾歉收的农户彻底失去希望。为了生存下去,他们不得不卖儿卖女,卖房卖田,沦为流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