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第227章</h1>
“史书记载贾南风喜欢到处寻找美少年,淫虐杀害,还与太医令私通。”
“妃性酷虐,尝手杀数人。或以戟掷孕妾,子随刃堕地。她的残暴就连贾家人都看不过去,密谋推翻她的统治。”
“……”刘询摇摇头:“贾南风该死,但她提拔的朝臣还是有很多人才的。”
就像历史上,他打倒了霍家,也不妨碍他继续用霍光的名望推行朝政。
霍光却理解司马伦的做法:“权力之争非此即彼,司马伦不会留下隐患的。”
刘询是名正言顺的天子,可以大度的原谅政敌,但司马伦只是一个权臣,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令不行。
不要忘了,他上面还有一个皇帝司马衷!
刘询:……还真忘记了。
这个皇帝存在感也太低了,废立太子皇后都没有他的戏份,怪不得被称为白痴。
【司马衷登基,给了贾南风掌握权柄的机会,这是八王之乱的开始;贾南风之死,让司马衷失去了唯一的依靠,天下局势彻底失衡!司马衷的兄弟叔伯们纷纷以此为借口,进军中央,每一个诸侯王都认为自己可以取代司马衷,成为天下之主!】
司马炎目眦欲裂,这就是他留下的诸侯王!
贾南风冷笑:“除了我,司马衷依旧是其他人的玩物,有何区别!”
满朝文武噤若寒蝉不敢发出声音,司马炎的嘴巴张张合合,却也说不出话了……
【淮南王司马允举兵讨伐司马伦,兵败被杀。】
司马炎喃喃道:“允儿也失败了……”这是他的第九子。
【司马伦自恃兵强马壮,无人能敌,篡位为帝,尊司马衷为太上皇——此时,距离司马炎去世只有短短的十一年。】
评论区
“司马伦是司马炎的叔叔,司马衷的叔祖,居然尊司马衷为太上皇。”
“所谓孝道……”
曹魏阵营快要笑死了,这真是他们最近听到的最好的消息。
曹真:“司马炎的叔叔,那就是司马懿的儿子啊。”
夏侯渊:“第一次见爷爷抢孙子皇位,你们家可真有意思。”
司马懿:……
司马炎事后诸葛亮道:“司马伦任征西将军期间,便因为赏罚不公,治下残暴,引发羌族叛乱。朕当时就应该将其爵位废黜,便不会有后来的事了。”
卫瓘立刻上谏:“陛下,亡羊补牢,为时未晚!”
司马炎派出使者:“立刻前往邺城,擒拿司马伦回京。”
其实卫瓘最想说的还是改立储君,废除诸侯制度。但这件事太大了,不是一时半刻能商量妥当的。
【司马伦一党道德底下,毫无治国之能,同党之间也勾心斗角,朝政一片混乱,引发三王起义。】
评论区
“司马伦完全不懂治国,为了笼络人心,他不经考核给所有贤良方正、秀才、孝廉、太学生都安排了官职,两千石以上的大员都封为侯,他的同党孙秀等人也破格晋封,依附于他的司马族人都身兼多职,就连他家的奴仆都加封爵位。”
“每次朝会的时候,真是满座皆朱紫。”
“当时的官帽上用貂尾做装饰,但司马伦封的官实在太多了,朝廷没有貂尾可用,便用狗尾巴续上,这就是狗尾续貂的故事。”
“狗尾续貂,如同晋朝一样,留下了巨大的败笔!”
“司马伦想用这些小恩小惠笼络身边的人,殊不知,这只能暴露他的无能与短视。”
“他是一个野心家,自身的才能却撑不起他的野心。”
司马炎觉得自己又行了,三王起义,不知是哪三个王爷?
这不就是勤王之兵吗?分封诸侯还是有用的!
【司马囧联合司马颖、司马颙、司马乂,讨伐司马伦,司马伦兵败被杀,司马衷复位为帝……】
司马炎:“这是攸弟之子,能够复立衷儿为帝,是个好孩子。”
司马囧年轻的时候以仁善著称,他乐善好施,颇有父亲司马攸之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