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翻下页

设置X

第246章(1 / 2)

<h1>第246章</h1>

可惜,早年的贫苦生活熬坏了她的身体,等到自己有权有势之时,爱妻也油尽灯枯了……

评论区

“刘裕的发妻叫藏爱亲,他们成亲时,刘裕还只是一个穷困潦倒的平民,夫妻二人相互扶持,感情深厚。他们只生了一个女儿,却完全不影响两人的情谊,直到刘裕四十多岁为了留个后代才纳妾。”

“公元408年,就在刘裕手握东晋朝廷大权的时候,藏爱亲病逝了,刘裕非常痛心,称帝后只追封藏爱亲为皇后,至死都没有再立后。死后,依旧与藏爱亲合葬。”

“刘裕死的时候,他的长子刘义符才17岁……”

刘邦目瞪口呆,他不理解但大为震惊!

他恨不得穿越时空摇醒刘裕,你可是有皇位要继承的!

【刘裕致力于削弱世族权利,加强中央集权,宋朝皇帝的权利远非东晋司马氏可比。只有这样强有力的宋朝政权才能应对将来统一北方的北魏南侵,这是刘裕对汉族的贡献!】

刘裕心神巨震:“北魏将成为南朝的心腹大患!”

【公元422年,刘裕计划再次北伐北魏,但尚未出师,便因病逝世了,终年六十岁!】

营中诸将惊呼,“将军!”

刘裕心中一阵慌乱后,很快便平静了下来,他对众将道:“某这一生从一介平民到手掌天下,想做的事都做到了,唯一的遗憾便是没有北定中原,希望子孙后代能够继承某的遗志,不要忘记汉人的荣光!”

檀道济:“将军,主少国疑,大公子他……”

刘裕立刻明白了他的未尽之言,但寿命之事岂是人力所能改变!

【刘裕出身贫寒,凭自己的军功结束了东晋朝廷与士族的统治,开创了江东六朝最广阔的疆域,保护了汉族文化,被称为“定乱代兴之君”!】

评论区

“刘裕是南朝最有作为的皇帝!”

“刘裕最终并没有平定中原,怎么能得到如此赞誉!”

“自永嘉之乱后,能够鼓舞汉人志气的只有刘裕,总不能用晋朝丢失的国土,来责备刘裕没有收复吧。”

“刘裕代晋的意义,不止是改朝换代而已,也标志着门阀与皇帝共天下的局面结束了。”

“辛弃疾: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王夫之:汉之后,唐之前,唯宋氏犹可以为中国主也。”

“梁启超:自商、周以来四千余年,稍足为历史之光者,一曰赵武灵,二曰秦始,三曰汉武,四曰宋武,如斯而已!”

……

能得到如此评价,刘裕心下大定,他知道天幕的盖棺定论将给他无与伦比的正统性。只要民心在手,便不必再看世族的脸色!

果然,这个时空的刘裕得到了无数人的支持,大军还没有渡过黄河,便有北方的乞活军前来投诚。

一路上军队不断壮大,粮草也不必担心,自有北方的坞堡主暗中接济,北魏也被他压制的不敢南下……

【刘裕去世了,但他的太子刘义符年仅17,刘裕担心后宫干政,外戚专权,便留下遗命:徐羡之、傅亮、谢晦、檀道济四人为辅政大臣,辅助太子刘义符。】

刘裕暗自思量,檀道济虽有武略却无大志,徐傅二人也无异心,四人相互牵制,当万无一失。

难道长子便是天幕提到的宋文帝?

【刘义符生于公元406年,这一年刘裕已经是东晋朝堂的掌控者,他一出生便过上了他父亲奋斗一辈子才得到的生活。物质条件的充裕,养成了他无知无畏的性格,他臂力过人,善于骑射,通晓音律,但最有名的还是毫无节制的玩乐——】

【刘义符被立为太子后,刘裕忙于军政无瑕管束,刘义符狎昵群小,带着手下在龙舟上不分昼夜的玩乐,笙歌曼舞,管弦悠扬,完全不顾重病的老父亲。】

评论区

“狎昵群小意为乱搞男女关系。”

刘裕咬牙:这种事还需要特意解释吗!

【刘裕死后,刘义符继位为帝,在刘裕孝期,他便故态复萌,只知道游玩,什么父丧、军国大事,都不放在心上,群臣谏言一概不听。北魏大军犯境,将士作战失利,国人惊慌失措,他还是无忧无虑的玩自己的。】

刘裕战术后仰:这怕不是个傻子吧!

【刘义符的所作所为让四位辅政大臣极为失望,这个皇帝并不傻,他熟读诗书,文武双全,却一心只想着玩乐,沉溺于声色犬马之中。朝中皇帝不管事,外面还有北魏大军压境,内忧外患之下,局势危如累卵!】

【公元424年,忍无可忍的辅政大臣发动政变,将刘义符废为营阳王,不久被杀,年仅19岁。】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翻下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