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翻下页

设置X

第264章(1 / 2)

<h1>第264章</h1>

杨坚:朕嘲讽陈叔宝本是理所应当,都被蠢儿子破坏了!

【这场灭国之战仅持续了短短两个月,隋文帝杨坚一举结束了分裂三百年的魏晋南北朝,使中华大地重归统一,这是隋朝与隋文帝杨坚对历史做出的最大的贡献!】

秦汉君王纷纷对隋文帝杨坚献上一份敬意,从汉末到隋朝,这个天下乱的太久了,汉人承受的痛苦也太多了,仅剩的这点火光一定要延续下去!

有志于统一天下的苻坚、刘裕、拓跋珪、元宏:有天幕的剧透,杨坚的功劳朕要了!

苻坚专注于前秦内政,将东晋放到一边,对比诸葛亮还好用的丞相王猛言听计从。

刘裕立三子刘义隆为太子,将其带在身边,对照着历史上宋文帝的所作所为按头分析。

拓跋珪暂时放弃南下的计划,一心巩固北方的政权。借鉴孝文帝汉化的流程,删删减减发布全国。

文明太后冯氏将朝政揽在自己手中,她要做更多的事,要将自己的名字光明正大的留在史书上!

元宏已经做到了他所能做的一切,只希望自己的寿命能够长一些,有时间教导太子元恪,以免他被后宫女人的一点小花样耍的团团转!

……

【魏晋南北朝是继春秋战国之后的又一个乱世,八王之乱,五胡乱华,衣冠南渡,汉化改革……这是一个波澜壮阔的时代,也是一个人吃人的年代!】

评论区

“字面上的人吃人……”

“汉人被称为两脚羊。”

“很多军队将人当做储备军粮。”

“吃人都能吃出个三六九等。”

“岁大饥,人自卖身为肉于市曰菜人……芙蓉肌理烹生香,乳作馄饨人争尝。两肱先断挂屠店,徐割股腴持作汤。男肉腥臊不可餐,女肤脂凝少汗粟……”

“一个将人变成鬼的世道!”

……

平行时空的观众无不喉头一梗,差点吐出来。

王侯将相看着他们从不曾接触过的底层流民,心神巨震。普通百姓却一片麻木,便是盛世王朝,他们也不一定能有一口饱饭吃……

不过自从有了天幕,他们的生活好过了不少,皇城的陛下颁布了很多政令,他们懂得不多,但轻徭薄赋,减免赋税还是明白的,他们也能被上层的贵人看在眼里了呢!

【时局动荡,百姓如同身处地狱,浑浑噩噩,难求解脱。当时的帝王希望利用佛教惩恶扬善,六道轮回的教义来安抚百姓,让他们忍受这一世的苦难,将希望寄托到下一世的解脱上,使得佛教得以在北方大地迅猛传播。】

评论区

“当时从西域来到中原传教的僧侣有佛图澄、鸠摩罗什,他们弘扬教义,翻译教理,奠定了佛教的基石。”

“道安是佛图澄的徒弟,他在苻坚的治下翻译整理佛经,制定寺院僧侣的相关制度,从他开始,中国的僧侣改姓‘释’。”

“石勒、石虎、苻坚、萧衍都是极力推崇佛教的皇帝,甚至任用僧侣参与军机要务。”

“苻坚命吕光西征西域,迎接鸠摩罗什到长安讲法,正好碰到前秦大乱,鸠摩罗什在西凉待了十七年才到了长安。”

苻坚:十七年,长安的主人岂不是变成了姚氏!

合着朕做的一切都是在给你做嫁衣啊!

【而生长于中国本土的道教也从五斗米教脱胎而出,逐渐完善自己的教义,走向系统化。但因为孙恩等人假托道教行谋逆之事,道教始终被统治者所忌惮。】

【在道教与佛教的影响下,儒释道三家出现合流现象,儒家与孔子的形象也逐渐变得复杂。】

【当时的学者不满儒学的教条死板,提出各种哲学概念论证儒学的合理性,展开了一场儒家名教与自然之间的大辩论。从何晏的“名教本于自然”,到阮籍、嵇康的“越名教而任自然”,他们不满儒家对人性的束缚,从自然的角度对儒家名教的荒谬、虚伪进行抨击!】

孔子:老夫只想做个老师,谁让你们把老夫捧到神坛上去的!

神是不能有错的,但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他都能想像到老对头墨翟对他的嘲笑。

董仲舒:天人感应这一套是彻底不能用了……

【孔子的地位也经过佛教、玄学、道教的抨击,逐渐脱去了两汉造神运动所添加的神秘外衣,表现出更加旺盛的生命力。】

评论区

“中原大地不养闲神,还是做个人中至圣比较好。”

“魏晋玄学是一种对传统势力的反叛,是中国历史上为数不多的‘异端’思想。”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翻下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