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翻下页

设置X

第272章(1 / 2)

<h1>第272章</h1>

“在向西拓张的过程中,突厥与波斯爆发矛盾,便与东罗马帝国联合,对抗萨珊波斯王朝,这是突厥历史上最辉煌的时期!”

“因为领土太过庞大,远远超出了一个奴隶制帝国的管理能力,突厥只能设置小可汗管理阿尔泰山以西地区,就此埋下了突厥分裂的隐患。”

“北周灭亡时突厥也不太平,当时的突厥贵族内乱,大可汗沙钵略不得不将自己的权利一分为四,设立四大可汗,共同管理突厥事务。”

“突厥联合原北周守将高宝宁入侵隋朝,杨坚调兵遣将,加筑长城,积极防御。”

“沙钵略带着突厥主力十万人马与隋将达溪长儒三千人马交战,两军激战三天,作战十四次,隋军兵器都用光了,最后只能用拳头拼杀……这场恶战中杀死突厥兵一万多人,隋军也折损了十之七八。”

“西北方隋将贺娄子干也击败了进攻兰州的敌军。”

“但防守临洮的隋军却被突厥人击败,甘肃、陕西等地遭到了突厥人的掠夺!”

第254章 开皇之治

【这场惨烈的战争持续了三年之久,三年后,隋朝则抓住时机出兵反击!】

【长孙晟曾作为使节送千金公主入突厥和亲,长期居留突厥,十分了解突厥四可汗之间的矛盾。他提议以“远交而近攻,离强而合弱”为方针,分化离间突厥各部。】

评论区

“这个长孙晟可是长孙无忌和文德皇后的父亲。”

“成语一箭双雕说的就是长孙晟的故事。”

长孙皇后想起自己的父亲神情有些暗淡,父亲去世的时候,她才八岁,但依旧对父亲的音容笑貌记忆犹新。

李世民宽慰道:“长孙大人一生同突厥交往二十多年,凭借其出色的谋略,分化瓦解突厥诸部,保北境安宁。以后世的话来说,他是民族英雄,值得天下人纪念!”

长孙晟:老夫可是隋朝的忠臣,没想到百年后还能做唐朝的国公……

【杨坚采纳了长孙晟的意见,与远在西域的西突厥部落结交,分化沙钵略可汗的势力。】

【公元583年,西突厥达头可汗不愿认沙钵略可汗为宗主,突厥一分为二开始内战,趁着突厥内部矛盾加剧及草原灾荒蔓延,杨坚命杨爽、杨弘等人兵分八路反击突厥!】

评论区

“杨爽部下先锋李充等人率领五千精骑出朔州,与沙钵略短兵相接,趁突厥不备发动突然袭击,突厥惨败,沙钵略丢盔弃甲,带着残兵逃亡。”

“杨弘出灵州(今宁夏灵武西南),与突厥大军遭遇,战而胜之。”

“幽州总管出卢龙塞(今河北喜峰口),大败高宝宁,平定辽宁地区。”

“窦荣定出凉州,数次击败西突厥阿波可汗。长孙晟趁机离间突厥内部关系,促成阿波可汗归隋。”

“之后的战争就是阿波可汗与沙钵略可汗的内战了……”

“阿波可汗联合不服沙钵略的突厥势力,纠集龟兹、伊吾等西域小国建立西突厥汗国,沙钵略的汗国自动降级为东突厥汗国,东西突厥打成了一锅粥,隋军反倒成为了啦啦队……”

“突厥——你们中原人的心都脏!o(╥﹏╥)o”

长孙晟:深藏功与名!

【在武力打击与心理打击的双重作用下,西突厥汗国归顺隋朝,公元584年,沙钵略可汗在西突厥与隋朝的两面夹击下,向隋朝求援、称臣、请和!】

杨坚还记得沙钵略的国书:“天无二日,土无二王,大隋皇帝,真皇帝也。”

【但这场战争远远没有结束,公元587年,沙钵略可汗去世,他的儿子懦弱无能,汗位由弟弟继承,即莫何可汗。】

【杨坚为庆祝莫何可汗继位,送去了旌旗鼓乐,莫何可汗以此开道,突袭西突厥,西突厥部落以为莫何可汗得到了隋朝的支持,纷纷不战而降,阿波可汗被生擒!】

评论区

“杨坚——西突厥膨胀的太快了,朕有义务让阿波可汗认清楚自己的位置!o(n_n)o~”

杨坚:这种事心里清楚就好,说出来做什么!

【次年,莫何可汗去世,他的两个儿子再次分裂东突厥,突厥的实力已经无法对隋朝产生威胁,杨坚立刻出兵南陈,统一天下!】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翻下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