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第297章</h1>
“事后,尹阿鼠还恶人先告状,诬告秦王属官欺辱妃父,李渊大怒,再次训斥了李世民。”
“李世民的解释澄清换来的是李渊一次次的斥责冤枉,身为父亲却宁愿相信他人,也不肯相信自己的儿子。”
“心疼二凤……”
“李世民感情丰富,是历代帝王中最具有“人性”的君王,他看到父亲带着嫔妃宴饮,总会想起自己早逝的母亲,不免叹息落泪,李渊看到后很是不悦。”
“后妃趁机上眼药,说秦王是因为恨她们才会流泪,将来定会将他们杀的一个不留。又说太子李建成仁厚,必不会像秦王一样。”
……
【在身边人一次次的诋毁中,李渊与李世民的父子关系逐渐疏远,对李建成李元吉日渐亲密。】
开皇年间,窦夫人怒视李渊,“你就是这样当父亲的!”
李渊:“我……”
窦夫人不想听他说话:“我儿为我流点眼泪怎么就碍着你的眼了?”
李渊强自争辩道:“夫人,那不是我,我也不知道为何会发生这样的事啊。”
窦夫人冷哼道:“你日后也不必来找我们母子,跟你那些宠妃过去吧!”此话一出,便抱着襁褓中的李世民回到后院,在也不想搭理李渊了。
李渊急了:“夫人!”
老年李渊做的糊涂事,怎么最后要他来承担后果!
第278章 玄武之变
【武德七年,齐王李元吉劝太子杀了李世民,以绝后患,被李建成劝阻。】
评论区
“李建成生性仁厚,不想用流血的方式对付自己的兄弟。”
“李建成本就是太子,只要他不做错事,他的太子之位就不会被废。”
“可惜,他的对手是李世民,李世民可不会按着他的规矩来。”
……
李元吉:“我做这一切都是为了大哥,你死了难道我会有什么好处吗?”
李建成:“四弟,我知道你都是为了我,但我们是兄弟,这种事不能做。”
他是名正言顺的太子,又在朝堂上占据优势,何必背上杀弟的骂名!
【李建成想要训练一支骁勇之士保卫东宫,被李渊得知,李渊破天荒地的斥责了太子。】
评论区
“李渊对自己的平衡之术有蜜汁自信,他觉得自己一碗水端平了,觉得两个儿子都在他的掌握之中。他不会认为李建成做这些是为了防备李世民,他一定怀疑李建成是想要更进一步。”
“李建成已经是太子了,他的目标只有挡在他面前的皇帝了!”
李建成:父皇啊,被一个天才弟弟压制的感觉你是不会懂的……
【李建成心中越发不安,他秘密联络曾在东宫担任警卫的杨文干,命他招募勇士,送往长安,还给他送去了盔甲和兵器。】
【但此事却被不想参与谋反的官吏告发,李渊闻言大怒。李建成叩头请罪,承认罪责,祈求父亲的原谅。李渊将他关押起来,只给麦饭充饥。】
【在李元吉的暗中指示下,杨文干还是起兵造反了。大约只有在这种危急时刻,李渊才能想起他的另一个儿子李世民吧。】
评论区
“李渊许诺李世民,将李建成废黜,另立秦王为太子,要求李世民带兵平叛,并为此事保密。”
“李世民还在前线浴血奋战,后方,李渊已经在李元吉和后宫嫔妃的劝谏下,原谅了李建成。”
“李渊的所有承诺都变成了一句空话……”
“需要用兵的时候就叫人家心肝宝贝,用不着的时候就叫人家逆子!”
“心疼二凤。(宝~宝)”
大业年间的李世民想起父亲的承诺,突然觉的有些好笑,他还以为有了天幕的剧透,他们父子会有不一样的未来,没想到父亲依旧存心利用自己。
罢了,不如听长孙无忌的建议,自立门户吧。
【武德七年,突厥犯边,李渊诏令李世民与李元吉率领兵马抵御突厥。只有军情紧急的时候,李渊才能想起李世民,一旦战乱平息,李世民要面对的又是父亲的猜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