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翻下页

设置X

第312章(1 / 2)

<h1>第312章</h1>

【李世民将朝堂上的儒学大家都给李承乾做老师,包括做过三次太子师的李纲,还有当朝首辅房玄龄!】

评论区

“哈哈哈哈,李世民还想让这个太子好吗?”

李世民觉得有些不对:此言何意?

李纲面颊微抽,总觉得天幕接下来的话不会好听……

“李纲曾做过杨勇的太子师,后来杨勇被废了。然后,李纲做了李建成的太子师,李建成被杀了,现在他变成了李承乾的太子师。”

“李世民一定想着再一再二不会再三。”

“但是,历史没有如果,李承乾就是第三个被废的太子。”

李世民惊呼:“朕怎么可能废太子!”

这可是他最喜欢的嫡长子,是观音婢的孩子啊!

“其实,李承乾有那样的结局,跟李纲关系真的不大。”

“李纲死于贞观五年,当时李承乾还是一个尊师重道,虚心向学的好孩子呢。”

“甚至,李纲病逝后,李承乾还亲自为他立碑纪念。”

【李世民是大唐王朝高高在上的天可汗,却也是一个普通的父亲,对自己心爱的儿子,他悉心栽培,耐心教导。】

【贞观五年,李世民开始培养太子的理政能力,并下令若有人不服尚书省的判决,可以到东宫上诉,这一年,李承乾十二岁。】

评论区

“年轻的李世民不信鬼神,甚至批判过秦皇汉武求仙的荒唐事,但当李承乾重病,李世民病急乱投医,只能请道士为儿子祈福。”

“李世民还为十二岁的李承乾加冠礼,为他扫除参政的所有障碍。”

“李承乾的待遇堪比朱元璋的太子朱标了,父子共用同一套文武班子。”

“可惜,李世民不像朱元璋一样无情。”

“他平等的爱着长孙皇后生的每一个孩子!”

李世民敏锐地察觉到了其中隐藏的信息,他对太子很好,对青雀、稚奴也很宠爱,难道是这份偏爱害了他们?

想到此处,李世民悚然一惊,他突然想起了自己的大哥,他与大哥也是一母同胞,最后却兄弟阋墙,难保他的儿子不会走上他们的老路!

李世民带着沉重的心情继续听下去——

【贞观六年,李世民出巡,李承乾留在长安监国。】

【贞观七年,李承乾再次重病,李世民心疼儿子,让他减少读书的时间,太子的老师只需要为他评说古代的故事即可。但李承乾并没有放松自己的学业,小小年纪的他展现出了治国理政的天赋!】

【贞观八年,李承乾加元服,唐太宗大赦天下,大宴群臣,恨不得普天同庆!】

刘彻:朕也是这样做的啊,天幕怎么不夸朕?

【贞观九年,太上皇李渊去世,服丧期间,由太子监国,李承乾颇识大体,干的非常不错,太宗放心的将政务交给儿子。】

【如果事情就这样发展下去,李承乾或许能成为继承贞观之治的守成之君,将大唐盛世推向高峰!】

【可惜的是,即便尊贵如天家,也有求不得的事。】

【贞观十年,这是李承乾一生的转折点。】

【因为就在这一年,他的母亲长孙皇后病逝于立政殿。李世民失去了自己的妻子,李承乾失去了自己的母亲……】

李世民忙环抱住身边的爱妻,惊呼道:“观音婢!”

他的眼泪已经不自觉的落了下来,你怎么能那么早就离开我!

李承乾早已忘记了自己的结局,满心都是对母亲的担忧,李泰也上前依偎在母亲怀里,就连襁褓中的李治也“哇”的一声哭了出来。

李世民忙召太医诊治,太医诊脉后也只能劝皇后善加保养,并说这是慢性疾病,他无能为力。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翻下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