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第333章</h1>
“上官婉儿的墓葬等级较高,但陵墓中却并没有她的棺椁,她的墓葬曾遭受大规模的破坏,应该是古代的官方毁墓行为。”
上官婉儿瞠目结舌:尸骨无存!
“墓志铭详细记载上官婉儿四次向中宗进谏,反对立安乐公主为皇太女之事,为此不惜以死相谏,服下毒药。由此证明上官婉儿与韦皇后并不是同党,史书记载也因此被推翻!”
“光前绝后,千载其一!”
“潇湘水断,宛委山倾。珠沉圆折,玉碎连城。甫瞻松槚,静听坟茔。千年万岁,椒花颂声!”
上官婉儿心情沉闷,不用猜就知道,这一切都是李隆基的手笔,没想到自己人都死了,他居然还要报复。
太平公主起身扇了李隆基一巴掌,她有一些不好的预感,若是她活着,一定不会允许任何人伤害婉儿……
“上官婉儿之所以能够风光大葬,是因为与太平公主的深情厚谊。之后太平公主在政治斗争中落败,上官婉儿的墓葬也被迁怒,人为毁坏……”
武则天淡淡道:“人在做,天在看,没有什么事能够永远隐瞒下去。你费尽心思的遮掩,只会让人看到你的脆弱。”
李治:“由小见大,李隆基并不是一个胸怀天下,大度能容之人。”
【唐隆政变后,李重茂被废,李隆基与太平公主拥立李旦复位为帝,李旦第二次登上皇位!李隆基被立为太子,太平公主权势更盛!】
评论区
“李隆基虽然有大功,但他上面还有嫡长子李成器,立嫡以长不以贤,李成器才是名正言顺的太子。”
武德年间君臣都有些紧张,这简直就是太子李建成与秦王李世民之事的重演啊!
若是李隆基没有得到太子之位,他定会再次发动政变,到那时,李旦和李成器就危险了。
“李旦也为此犹豫不决,李成器却道:国家安宁则先嫡长,国家危机则先有功,主动辞让太子之位。”
“李成器一定想到了他的祖宗李建成,为了自己的性命着想,还是退一步吧。”
“李成器谨守本分,不参与朝政,不结交大臣,死后被李隆基追封为让皇帝。”
武德朝堂上,李世民深深的看了李建成一眼,若是兄长能够安守本分,他甚至能允许兄长以王爷之尊参与朝政。
……
【李旦也不是一个英明睿智的君王,他登基之初尚且勤政,之后便将皇权一分为二,交给了妹妹太平公主,和太子李隆基。由此引发了李隆基与太平公主之间的斗争——】
评论区
“太平公主是武则天之女,深受母亲宠爱,权倾一时。武周年间,她被母亲保护在身后,没有参与政治活动。”
“武周晚年,太平公主走到台前,参与了两次政变,手中掌握的权势越来越大,成为手握实权的镇国太平公主,与李隆基展开了政治斗争!”
武则天从不曾培养女儿的政治才能,本想让她安稳一世,她却主动卷了进来。
武则天:“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了吗?”
太平公主心有不服,就连安乐公主都想要做皇太女,凭什么她不能参与朝政!
武则天恨铁不成钢道:“你与李隆基争什么,他是太子,将来的皇帝,你便是赢了,废了他的太子之位,其他人能斗得过他吗?”
一个能把亲爹扶上皇位的人,怎么可能是省油的灯。
太平公主:……
武则天:“若是你寄希望于一击必杀,那就太天真了,你那个窝囊的兄长可不是能对亲生子下狠手的人。”
就算你杀了李隆基,也是为他人做嫁衣,其他侄子上位,依旧会忌惮你这个姑姑。
若是没有孤注一掷的勇气,就不要参与这样的斗争!
做个被父母兄长宠爱的小公主不好吗?
【李旦根本无法处理这样的局面,在位三年后,禅位于李隆基,自己做了太上皇。】
评论区
“太上皇李旦依旧掌握着国家大权,太平公主权势更盛,成为皇帝的李隆基反倒还不如做太子之时。”
“太平公主与李隆基的斗争实际上是李旦与李隆基的父子之争。”
“李旦联合太平公主想要保住自己的皇位,打压李隆基的势力,李隆基则想要争夺皇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