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翻下页

设置X

第338章(1 / 2)

<h1>第338章</h1>

寿王李瑁:难道父皇的宠爱都是假的吗?

天宝年间的李瑁一定能回答他们的问题,但他已经心灰意冷,对任何事都提不起兴趣了……

【武惠妃死后,李隆基寝食难安,后宫虽有无数美人,但他却依旧觉得无趣,他听说寿王李瑁的王妃杨玉环美貌绝伦,便生出好色之心。】

武惠妃突然有一些不好的预感,不,不会的,陛下不会这样做的!

李世民怀疑自己的耳朵:“寿王李瑁不是李隆基和武惠妃之子吗!”

武则天:“这个不知廉耻的东西,居然看上了自己的儿媳!”

朝臣:啊,这……他不会是跟陛下学的吧!

李治:“媚娘在感业寺出家一年后才入宫,削发为尼,不亚于脱胎换骨。”

古时还有皇帝将自己的后妃赐给儿子呢,晋武帝司马炎就曾将自己的才人赐给太子,并生下了皇长孙。

【汉皇重色思倾国,御宇多年求不得,杨家有女初长成,养在深闺人未识。天生丽质难自弃,一朝选在君王侧。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

汉武帝抓住关键要素,“什么叫汉皇!”骂李隆基好色为何要捎带朕!

卫青:两汉这么多皇帝,陛下怎么就非要对号入座?

霍去病:陛下好有先见之明……

李世民:“毫无廉耻之心的混账,他还真敢做这样的事!”

元稹为自家小伙伴高兴:“乐天,你的《长恨歌》登上天幕了!”

白居易痛心道:“安史之乱已经过去很多年,但他造成的混乱却依旧影响着如今的大唐……”

【白居易的《长恨歌》将李隆基与杨玉环的相遇进行了一番美化,将公公觊觎儿媳的乱伦之事,写成了正常的贪图美色。】

开元十三年·李隆基:这不还是在骂朕吗!

面对朝臣隐晦的目光,年轻的他根本无法相信自己将来会做这样荒唐之事!

评论区

“杨玉环出身高门世家,高祖父是隋朝的上柱国,吏部尚书,唐初的时候被李世民所杀。”

“她的父亲叔父都曾在唐朝为官,杨玉环十岁失去父亲,寄居在叔父杨玄璬家中,她天生丽质,加上出身高门,精通音律,擅长歌舞,开元二十三年,寿王李瑁对杨玉环一见钟情,册为寿王妃!”

“武惠妃死后,有善于逢迎的人进言说杨玉环姿质天挺,宜充掖廷,于是,唐玄宗将杨玉环召入后宫。”

“还用给李隆基母亲祈福的名义,让杨玉环出家为道,道号太真。”

“五年后,李隆基给寿王李瑁赐了一个新的王妃,他大概以为所有人都已经忘记了杨玉环,于是将杨玉环接进皇宫,封为贵妃!”

“李隆基没有皇后,贵妃就是后宫最高的封号,堪比皇后。这一年,杨玉环十八岁,李隆基五十二岁!”

……

武惠妃彻底破防了:陛下这样的行径,将我儿放在何地!

难怪天幕说瑁儿再也没有成为太子的机会了,公爹看上儿媳,怎么好意思再面对儿子。

李瑁的存在无时无刻都在提醒着李隆基他的无耻行径!

“寿王李瑁真是一个悲剧,他本是最有希望,最接近皇位的皇子,还迎娶了自己一见钟情的美人为妻,日子过得幸福美满。”

“谁知,身为一国之君的父亲抢了自己的妻子,如同在天下人面前扒光了寿王的衣服。寿王无法反抗,也不敢反抗……”

寿王李瑁苦笑:没想道身为皇帝的儿子也保不住自己的妻子!

李商隐:“骊岫飞泉泛暖香,九龙呵护玉莲房,平明每幸长生殿,不从金舆惟寿王。”

在外游玩的李白杜甫高适对天幕披露的事实目瞪口呆。

如今是天宝三载,他们当然知道正受圣宠的杨贵妃,李白任职翰林供奉时,还为杨贵妃做过几首诗。

但杨贵妃的出身是唐朝上层心照不宣的秘密,他们三人从未进入唐朝的统治中心,因此不得而知。

在他们的印象中,皇帝陛下依旧是那个开创了开元盛世的明君圣主,是他们敬佩仰慕的存在。

直到天幕将李隆基的遮羞布一把撤掉,没想到,居然是这样!

李白突然觉得自己写的那三首《清平调》变成了黑历史……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翻下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