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第374章</h1>
韩愈:“我过去居然没有看到过这首诗,真是太遗憾了……”
第349章 承前启后
张若虚看着自己妙手偶得的诗文,顿觉世事奇妙。
他生前名不见经传,也不曾宣扬自己的诗歌,死后只留下了两篇诗文,却能在千百年后被无数人熟知,这真是莫大的幸运。
一时间,平行时空的文人争相传抄这首诗,还有很多人托关系,拜访吴中四士,只想结识《春江花月夜》的作者。
贺知章深感责任重大,他要为好友整理一本诗集,将好友的诗文传扬天下。
【《春江花月夜》沿用了六朝乐府的旧题,抒写了真挚动人的离情别绪,和极其富有哲理意味的人生感慨。却丝毫没有宫体诗的浓墨艳妆,其语言清丽婉转,给人一种澄澈空明,清新自然之感。】
【被闻一多称为“诗中的诗,顶峰中的顶峰”!】
张若虚:受宠若惊!
【说完张若虚,吴中四士的另一位也不得不提。】
【他便是继承初唐诗文改革,开创盛唐诗坛的伯乐——贺知章!】
【相较于初唐的六位诗人,贺知章有一点比他们强得多——贺知章足够长寿,还拥有一群诗人作为朋友。】
【初唐的时候,他是跟在初唐四杰、陈子昂身后的小跟班,到了盛唐,却是无数诗人追捧的诗坛大佬!】
李白:“果然是贺监。”
杜甫:“提及大唐的诗歌便不能忽略此人!”
【贺知章,字季真,晚年号四明狂客。他年轻的时候便因为诗文出名。公元695年科举中第,是浙江省第一位有资料记载的状元。】
【贺知章步入仕途后,成为国子监四门博士,后改为太常博士,总之都是做老师。】
【贺知章的仕途与其他诗人完全不同,他的一生堪称毫无波折。自从进入仕途便一帆风顺,在官场混迹五十年,屹立不倒,就这样一步步做到了三品大员!】
【当然,这也是因为他的职务都是教书育人、修书编撰,因此各种政治风波都没有波及到他。他顺利躲过了神龙政变、唐隆政变、先天政变,无惊无险的来到了开元年间。】
【开元十年,张说负责修书,在他的推荐下,贺知章入丽正殿同修《六典》、《文纂》。】
【后升任太常少卿,迁礼部侍郎,加集贤院学士,改授工部侍郎。开元二十六年,成为太子宾客、银青光禄大夫兼正授秘书监,因而人称“贺监”。】
初唐四杰:“羡慕……”
陈子昂:“若是在朝为官却无法实现自己的抱负,岂不是碌碌一生。”
贺知章:“子非鱼,安知鱼之乐!”
【贺知章为人旷达不羁,十分喜欢喝酒,有“清谈风流”之誉。他与李白、李适之、张旭等人被称为“饮中八仙”。】
评论区
“杜甫还为饮中八仙做了一首歌。”
杜甫:“玩笑之作,没想到居然能流传后世。”
饮中八仙纷纷认领自己的诗文,这可是未来的诗圣写的,可以留作传家宝!
“知章骑马似乘船,眼花落井水底眠。”
贺知章喝醉以后骑在马上前俯后仰的,就像坐在船上一样。醉眼昏花地掉到井里头,他干脆就在井底睡着了。
贺知章:“哈哈哈,夸张了,夸张了……”
李白当着作者的面点评道:“真是诙谐而独特。”
杜甫:……
当年,李白第一次入长安,孤身一人前往道观游览,偶遇当朝著名诗人贺知章。贺知章很早就读过李白的诗,未曾谋面却对他极为推崇。
当他看到李白的《蜀道难》后,一时间惊为天人,他对李白赞道:“你就是上天下凡的诗仙啊!”
李白“谪仙人”的赞誉便由此而来,当时李白42岁,贺知章84岁,两人成了忘年交。
贺知章邀请李白前去饮酒,刚到酒店坐下,才发现自己没有带钱。于是,他便把腰间的金饰龟袋解下来,作为酒钱。
这是官员的品级象征,一般人都不能佩戴,却被贺知章拿来换酒,可见其嗜酒如命。
贺知章死后,李白时常想起他们的初次见面,想起当年的金龟换酒,写下了对伯乐的思念:“四明有狂客,风流贺季真。长安一相见,呼我谪仙人。昔好杯中物,翻为松下尘。金龟换酒处,却忆泪沾巾。”
“汝阳三斗始朝天,道逢麴车口流涎,恨不移封向酒泉。”
汝阳王李琎饮酒三斗以后才去觐见天子。路上碰到装载酒曲的车,酒味引得他口水直流,还时常为自己没能封在水味如酒的酒泉郡而遗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