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翻下页

设置X

第384章(1 / 2)

<h1>第384章</h1>

李白:“正缘权贵在朝,才使得万事全非,我绝不会依附豪门,摧眉折腰以辱身降志。”

这句话真是一吐长安三年的郁闷之气!

杜甫:“太白兄虽因为人生无常有些消极,但随之而来的却不是屈服于现实,而是对上层权贵的蔑视与反抗,绝不与权臣贵戚同流合污!”

高适:“不卑不亢,不屈不挠!”

【这首诗以梦为载体,书写了诗人对光明和自由的渴求,对黑暗现实的不满,诗人蔑视权贵,不卑不亢,极富浪漫主义色彩,堪称绝世佳作!】

曹操:“杂言相间,兼用骚体,信手写来,笔随兴至,真是才华横溢!”

杜甫:“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

【我们往更深一层理解,天姥山映射的便是当时的朝廷,登山时的美丽壮阔,便是李白初入朝堂之时的兴奋与期待。】

【在这样神仙之景中,李白深陷其中,被表面的美好所迷惑,看不到事情的真相。】

【“熊咆龙吟殷岩泉,栗深林兮惊层巅。”可理解为李白已经得罪了权贵,在权贵的谗言诬陷下,“列缺霹雳,丘峦崩摧”他彻底失去了帝王的信任。】

【在这样的得失之间,李白猛然惊醒“忽魂悸以魄动,恍惊起而长嗟。”原来,他所期待的白衣卿相不过只是一场梦罢了……】

【世事难料,不如归隐山林,远离这污浊的朝堂!】

李世民:“李白求仙问道不同于秦皇汉武,他是为了逃避现实,以示自己绝不妥协之志!”

【带着无比郁闷的心情,李白再次踏上了游山玩水的漫漫旅程,他前往会稽凭吊好友贺知章:“四明有狂客,风流贺季真。长安一相见,呼我谪仙人。”】

【听闻王昌龄被贬为龙标尉,李白感同身受,写下了“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几年后,他再次回到鲁东,与好友元丹丘、岑夫子相聚。在嵩山,三人登高宴饮,借酒放歌。接着酒兴,《将进酒》一气呵成,李白将自己满腔不平喷薄而出!】

天幕中出现了一个动画视频,比例严重失调的几个人物聚在一起畅饮,酒过三巡,一人越众而起,放声高歌——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曹植:“好气魄!黄河源远流长,如从天而降,一泻千里,奔流向东不复回!”

曹操:“人生苦短,譬如朝露!”

如果说前二句是空间范畴上的夸张,后两句便是时间范畴上的夸张。

以黄河之水一去不复返比喻时光易逝,以黄河的伟大永恒反衬生命的渺小脆弱!

李白:“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纵观李白的一生,诗人何曾得意过。

或许初入朝堂时曾有过片刻的得意:“凤凰初下紫泥诏,谒帝称觞登御筵。”(《玉壶吟》)。但那些快乐就像梦幻泡影,很快便消失不见了“弹剑作歌奏苦声,曳裾王门不称情”(《行路难》)。

诗人虽然失望,却并不消沉,反而非常乐观自信的表示,只要我胸中有锦绣,何必担心一时的失意,长风破浪终会有时!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

生逢知己,酒逢对手,只管痛饮便是,不必在乎那些烦恼!

诗人终于回到了“劝酒诗”的题意。

“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

诸葛亮:“李白是在借古人之口,言自己的寂寞啊。”

诗人本想位极人臣飞黄腾达,但“大道如青天,我独不得出。”面对现实的不公,他宁愿长醉不醒……

“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曹植:“归来宴平乐,美酒斗十千。《名都篇》”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翻下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