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第387章</h1>
……
【在诗词的世界中,李白一扫世俗的尘埃,恢复了仙人的姿态,上穷碧落下黄泉,豪气纵横,神游八荒,自由驰骋,彰显着他洒脱不羁的气质与傲然独立的人格!】
【当代作家、诗人余光中称赞李白:“酒入豪肠,七分酿成了月光,余下的三分啸成剑气,绣口一吐就是半个盛唐。”】
【后来有人接上了后半句,“杜甫眉头一蹙,就是半个乱世!”】
【杜甫是李白的超级粉丝,自山东分别后他给李白写了许多诗,便是流传千古的名句也有很多,只是因为战乱,两人天各一方,再未见面。】
评论区
“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寄李十二白二十韵》”
“清新庾开府,俊逸鲍参军。《春日忆李白》”
“李白斗酒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饮中八仙歌》”
“秋来相顾尚飘蓬,未就丹砂愧葛洪。痛饮狂歌空度日,飞扬跋扈为谁雄。《赠李白》”
“不见李生久,佯狂真可哀。世人皆欲杀,吾意独怜才。《不见》”
“文章憎命达,魑魅喜人过。《天末忆李白》”
“冠盖满京华,斯人独憔悴。《梦李白二首·其二》”
……
当着偶像的面看自己给他写的诗,杜甫多少有些尴尬。
李白没想到居然有人这般喜欢自己……的诗,当即豪情大发,又许诺给了杜甫许多诗歌。
【若说李白的风格是“飞扬跋扈”,杜甫便是“沉郁顿挫”!在我们印象中,杜甫似乎没有年轻过,就连后人也习惯称其为“老杜”。】
【杜甫字子美,号少陵野老,是唐朝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也是中华民族的脊梁!】
【鲁迅在谈及古代文学时说:“我总觉得陶潜站得稍稍远一点,李白站得稍稍高一点,这也是时代使然。杜甫似乎不是古人,就好像今天还活在我们堆里似的。”】
【鲁迅也生活在一个战乱不休,民不聊生的年代,在杜甫的诗中似乎能看到每一个乱世的影子。】
【杜甫出生于公元712年正月初一,这一年唐玄宗继位为帝,一个新的时代即将到来。】
【杜甫比李白、王维小十一岁,比孟浩然小二十三岁,在他们名扬天下之时,杜甫还只是一个冲龄幼童。】
【杜甫的祖父是唐朝著名诗人杜审言,父亲杜闲官至县令,母亲出身世家崔氏,在杜甫幼年便已去世,他的父亲又续娶了卢氏。因此杜甫自幼是在姑母身边长大的,在他的诗文中极少提及继母。】
评论区
“杜审言与李峤、崔融、苏味道齐名,被称为文章四友,是唐代近体诗的奠基人之一。”
“杜甫对祖父的诗评价很高:吾祖诗冠古!”
杜审言欣喜若狂:“天幕盛赞的诗圣居然是我家孙儿!”
杜审言恃才傲物,根本看不上与自己并列的苏味道等人,时刻想着压他们一头,如今终于有名头了!
可惜他在杜甫出生四年前便去世了,没有见到这个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孙子……
杜审言想起了什么,突然伸腿踹了儿子一脚:“定是继母不慈,你这个做父亲的也不关心儿子,才让乖孙在姑母家长大。”
杜闲:……
【出身官宦世家的杜甫,自幼过着安定富足的生活,五六岁的时候便能看到当世名家公孙大娘的剑舞,七岁便能写诗做赋:“七龄思即壮,开口咏凤凰。”】
【少年时期的杜甫也很顽皮,“忆年十五心尚孩,健如黄犊走复来。庭前八月梨枣熟,一日上树能千回!”】
【他曾在岐王的宅邸中听李龟年唱歌,在北邙山上欣赏画圣吴道子的画作。当时的名流崔尚、魏启心看到他词赋,夸奖他有班固、扬雄之风,就连李邕、王翰这样的文学大家也屈尊来看他。】
【杜甫的青年时光是与开元盛世同频共振的,“文章憎命达”,正因为盛世王朝,百姓安乐,所以杜甫早年并没有留下多少流传下来的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