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第399章</h1>
【在政治上,柳宗元与韩愈都主张加强中央集权,反对宦官专权和藩镇割据。他们的仕途也都很坎坷,却从未放弃对国家百姓的关注和对政治理想的追求。这种坚定的政治态度不仅体现在他们的文学作品中,也深深地影响了他们的思想和行为。】
【二人的关系是文学史上的一段佳话,他们共同推动了古文运动的发展,为唐代文学的繁荣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柳宗元,字子厚,世称柳河东、河东先生。因官终柳州刺史,又称柳柳州、柳愚溪。他是唐代著名的文学家、哲学家、散文家和思想家。】
【他与韩愈合称“韩柳”,与刘禹锡并称“刘柳”,与王维、孟浩然、韦应物并称“王孟韦柳”。】
【柳宗元一生留下了600多首诗文,但他的散文更加出色,不仅论说性强,而且笔锋犀利,讽刺辛辣。他的游记写景状物,多所寄托,被后世公认为“游记之祖”!】
【柳宗元的文风与他一生的经历是分不开的,公元773年,柳宗元出身于河东柳氏,他的母亲来自范阳卢氏,两家祖上都曾世代为官。】
评论区
“他的七世祖柳庆曾任北魏侍中,封济阴公。他的堂高伯祖柳奭曾为高宗朝宰相,曾祖父柳从裕、祖父柳察躬都曾任县令。其父柳镇曾任侍御史等职,柳宗元堪称世家贵子!”
“在唐朝能出头的大都是世家子弟……”
【柳宗元的幼年在长安度过,因此对朝廷的腐败无能、社会的危机与动荡深有感触。】
【九岁时,柳宗元遭遇了建中之乱,他跟着皇帝、百官一起逃出长安。建中四年,叛军围城,德宗命令泾原士兵平叛,却没有给他们应有的待遇,导致泾原兵变,德宗被包围在奉天城中长达一月之久。】
【为了躲避战乱,年仅十岁柳宗元来到父亲的任所夏口,幼年时亲历藩镇割据的战火对柳宗元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终其一生,他都在为反对藩镇割据,支持国家统一而努力!】
【少年时期的柳宗元常年跟着父亲宦游各地,对唐朝各地的现实情况很是了解,养成了他积极用世的态度和刚直不阿的品德。】
【公元792年,20岁的柳宗元被选为乡贡,得以参加进士科考试。次年进士及第,名声大振!】
【公元798年,26岁的柳宗元参加了吏部的博学宏词科考试,成功高中,被授予集贤殿书院正字的职务。】
【公元803年,贞元十九年,此时已经是德宗晚年,柳宗元任监察御史里行,与官场上的权贵交友更广,也对当时的政治黑暗深有感触。】
【公元805年,贞元二十一年,唐德宗去世,太子李诵继位为帝。顺宗登基后,重用王伾、王叔文、柳宗元、刘禹锡等人改革朝政:打击宦官势力,革除政治弊政,加强中央集权,反对藩镇割据,史称永贞革新!】
【永贞革新的结果我们都知道,随着顺宗的病情加重,以俱文珍为首的宦官集团联合反对改革的朝臣和外藩,逼迫顺宗禅位,拥立太子李纯为帝。王叔文、柳宗元等人都被革职流放,王叔文、王伾不久就被赐死,历时180天的永贞革新宣告失败!】
【柳宗元被贬为邵州刺史,还不等他到达邵州,他就再次被贬为永州司马。】
【永州在湖南省,当时还没有经过南宋时期的发展,长江以南的地区都是流放犯人的蛮荒之地,所谓的“夷獠之乡、卑湿昏雾”。】
【柳宗元本是从六品上阶的礼部员外郎,永州司马也还是从六品上阶,从明面上看,柳宗元的官阶似乎并没有降低。】
【但柳宗元的永州司马,还有个不能忽视的注脚:同正。即在原有的编制之外设置,享受同正式官员一样的待遇,但并不能取代原有的州司马职务。】
【柳宗元在给好友的信中写到:“无分毫事,坐食俸禄”,与他一起被贬为司马的八个人都是这种拿着俸禄,却无所事事的闲差……】
评论区
“本打工人慕了……”
“但柳宗元显然跟我们不一样,他有政治抱负,却被唯一的老板闲置,人生一眼就能望到头,这对于一个胸怀大志,曾大权在握的人来说就太残忍了!”
“唐代官员的俸禄来源分两种,京官由中央财政直接拨款,外官则由地方自筹。像柳宗元这样的左降官,照例由户部从结余的人头经费中拨付。”
“柳宗元后来还专门给户部上过状子,说可以将左迁官的职务落实,不用发空头工资,每年能为国家省出好几万贯呢。”
“这就是老板最喜欢的员工啊(狗头)!”
……
【之后朝廷还特意下令,即便是大赦天下,八司马也不在其列!可以说,他们的命运已经被定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