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翻下页

设置X

第401章(1 / 2)

<h1>第401章</h1>

……

【唐宋古文运动,堪称中国古代散文发展史上的一座里程碑!】

【古文运动开创了散文写作的新局面,人们开始重视文章的思想内容和文学价值,提倡文以明道。宋朝以后的散文,都是在唐朝古文运动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在韩柳之后,唐朝古文运动的发展陷入了低谷,以李翱为代表的一派偏向于阐道。以皇甫湜、孙樵为代表的人则提倡“趋怪走奇”,使文章更加晦涩难读。】

【到了晚唐,皮日休、陆龟蒙、罗隐等人的小品文,短小精悍,笔锋犀利,为晚唐文坛增添了光彩。】

【五代至宋初,浮靡华艳的文风又一次泛滥,这一次,挽转文坛、诗坛颓风的使命落到了宋朝大文学家欧阳修、王安石、苏轼等人的身上。】

【宋朝的古文运动不再声称学习先秦两汉,而是直接取法韩愈,因此这场运动又被称为唐宋古文运动!】

【明代的朱右曾将韩愈、柳宗元与欧阳修、王安石、曾巩、苏洵、苏轼、苏辙的散文作品合编为《八先生文集》,后来的茅坤又编选了《唐宋八大家文钞》。从此,“唐宋八大家”的称谓深入人心!】

韩愈:“吾道不孤!”

柳宗元:“这一次争取活的长一点吧……”

【在生命的最后时刻,柳宗元将自己的遗著和年仅3岁的儿子都托付给了相交一生的挚友刘禹锡。】

【刘禹锡不负好友所托,将他的文稿整理成集,并作序传之于世。还将他的儿子柳告视如己出,抚养成人,教导他做一个乐观积极的人。】

【柳告后来科举及第,继承父亲清正廉洁的作风,为官一方,为民请命!】

柳宗元眼含泪光:“梦得,你就是我的伯牙子期!”

刘禹锡:“子厚!”

……

【刘禹锡与柳宗元的经历堪称一摸一样,但与柳宗元不同的是他积极乐观的心态。在仕途坎坷,备受现实打击的情况下,刘禹锡活了70岁,堪称长寿!】

评论区

“在同年代的诗人文人中,只有白居易能与他相比了。”

“巧合的是,白居易与刘禹锡还是同岁。”

“晚年的刘禹锡失去了好友柳宗元,白居易也失去了好友元稹,两人相伴为邻,诗词唱和,也算是一段文坛佳话。”

刘禹锡,白居易:我成替身了!

【刘禹锡出生于公元772年,比柳宗元大一岁。他自称自己是中山靖王刘胜的后代。当然,经历了五胡乱华与南北朝乱世,年代久远,早已不可考证。】

刘邦:“嚯!”

刘启:“……”

刘备:“某真的是中山靖王之后,有族谱为证!”

评论区

“还有人说他是匈奴后裔,毕竟匈奴王室也姓刘啊!”

“他一定很喜欢三国吧,他的字可是梦得。”

刘禹锡:……

曹操:要素过多……

【刘禹锡是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有“诗豪”之称。他与柳宗元并称“刘柳”,与白居易并称“刘白”,与韦应物、白居易合称“三杰”。】

【他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从年少时的才华横溢,到中年的政治风波,再到晚年的淡泊明志,他的人生轨迹如同他的诗歌一般,跌宕起伏,却又韵味悠长。】

【刘禹锡的父亲刘绪,为避安史之乱,举族东迁,寓居苏州嘉兴,并在当地为官。】

【刘禹锡出生于苏州嘉兴,在那里度过了青少年时期。他很小就开始学习儒家经典和吟诗作赋,既有天赋又勤奋好学,很快便成了远近闻名的才子。】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翻下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