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翻下页

设置X

第417章(1 / 2)

<h1>第417章</h1>

武则天:“好一个不加掩饰的乱臣贼子!”

【公元907年6月1日,梁王朱全忠改名朱晃,接受唐哀帝禅让,自行称帝,国号大梁,年号开平,国都开封,史称后梁!】

【后梁的疆域是五代中最小的,朱温将愿意服从自己的势力都封为王侯,奠定了后来数十个政权割据的局面。】

【朱温登基后第一件事便是派遣大军围攻河东李克用的潞州。】

【李克用是沙陀人,本姓朱邪,后赐姓李氏,他骁勇善骑射,早年随父出征,常冲锋陷阵,军中称其为“飞虎子”,因为一目失明,又号“独眼龙”。】

【唐朝末年,李克用受命带领沙陀军南下镇压黄巢,在收复长安的战役中功居第一,被任命为河东节度使。】

【之后,李克用又因救出唐昭宗的功劳,被封为晋王,成为中原地区一支强大的割据势力,也是朱温的宿敌!】

【朱温称帝后,李克用依旧沿用唐朝年号,与后梁争雄。】

【可惜的是,就在朱温称帝第二年,李克用就死了,其子李存勖继晋王位。李存勖继位之时,潞州已经被梁军围攻了一年有余,形势非常危急。】

【李存勖利用梁军以为他正忙于丧事,戒备松懈之机,亲率大军,直扑潞州,打破了梁军围攻潞州修筑的夹寨,斩杀了梁军统帅符道昭,梁军大败,死亡万余人。】

【李存勖是个好战之人,他喜欢冲锋在前,军令严整,他带领的军队是当时的精锐之师。】

【潞州之战的胜利,不仅巩固了李存勖的地位,还可以向南直接威胁后梁的统治中心!】

【朱温听到夹寨被攻破的消息后,大惊失色。因为这段时间,后梁内部也不安稳,朱温处心积虑想要消灭异己,将内部权力都抓在自己手上,即将被消灭的义武节度使王处直、成德节度使王镕举兵反梁,投靠李存勖。】

【朱温又听信谗言,杀死佑国节度使王重师,还杀了他的全族,大将刘知俊担心自己也会落得同僚的下场,就在同州举兵造反,与李茂贞联合,反抗后梁。】

【朱温还妒贤嫉能,借口马瘦斩杀了屡立战功的骁将邓季筠;又以违抗军令罪,处死了大将李重允、李谠;将杀害唐昭宗的罪名都推到氏叔琮、朱友恭身上,将他们处斩……】

【后梁内部人人自危,迅速离心,朱温自断臂膀,后梁实力衰落!】

【公元910年,朱温派出大军,要消灭背叛自己的成德王镕、义武王处直,他们自知不敌,立刻向李存勖求救。】

【此战,两军都拿出了压箱底的实力,朱温命令大将必须打下成德,李存勖身先士卒,冲锋在前。】

【此战,后梁大败,损兵折将二万多人,失去的粮食、资财、器械不可计数。自此,梁晋争霸之战的优势转移到了李存勖一方!】

李克用:“好啊!亚子果然勇武,这才是我的好儿子!”

李克用临终前,还曾殷殷叮嘱儿子,一定要灭了幽州刘仁恭,才能图谋黄河以南。还要灭了背信弃义的契丹和宿敌朱温,这样他才能瞑目。

现在,他觉得自己圆满了,宿敌朱温连他的儿子都打不过,哪有资格当自己的对手!

【后梁军队得了恐“晋”症,一听说沙陀军杀到,立刻军心涣散,士兵逃亡,朱温杀再多的人都挡不住兵败如山倒。】

【公元912年,李存勖攻打幽州,朱温带着大军号称五十万,想要乘虚而入拿下成德,以消自己心头之恨!】

【但两军方一接触,梁军一听说晋军来了,立刻溃不成军,朱温自己也被吓得烧营连夜逃走。因为接连的失败,朱温的脾气越发暴躁,动辄斩杀老将功臣,人心瓦解的更快。】

【退兵回到洛阳后,六十一岁的朱温一病不起,他也知道自己的儿子都是废物,没有一个能挡住李存勖的人,不由得为自己的身后事痛哭流涕。】

第391章 五代十国

【朱温称帝后十分好色,就连他的儿媳都要入宫侍寝。朱温的儿子们对父亲的乱伦行为不但不愤恨,反而不知廉耻地利用妻子在父亲床前争宠,千方百计地讨好朱温,博取他的欢心,以求将来能继承皇位。】

司马光:“寡廉鲜耻!”

朱熹:“千古丑闻!”

对号入座的李隆基:……

张惠拿起身边的碗碟,狠狠地砸到朱温身上,恨道:“你怎能行此禽兽不如之事!”

朱温只能到处躲避,却不敢还手:“夫人,夫人,我……我没有……”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翻下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