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翻下页

设置X

第421章(1 / 2)

<h1>第421章</h1>

李嗣源连忙喊冤:“冤枉啊!若是老夫有不臣之心,怎么可能离开藩镇,入京为质。”

“史书上盖章李嗣源最开始是没有二心的,被叛军裹挟后,迫于无奈才加入其中的。”

“且,李嗣源被叛军拥立后,一边安抚叛军,一边想尽办法脱身出城,想要与元行钦共诛乱兵。但元行钦怀疑他有诈,带着自己的大军弃甲而撤,还上奏诬告李嗣源谋反。”

“李嗣源到河北其他城镇收拢散兵五千人,马两千匹,屡屡上奏,表明忠心,都被元行钦阻拦。”

李嗣源:“元行钦,老夫要宰了你!”

这个元行钦本是燕王刘守光的部将,被李嗣源打败才投降后唐,李嗣源十分欣赏他的武艺,收其为养子,虽然后来被李存勖要走,但这不是元行钦恩将仇报的理由!

“李嗣源的上书如同泥牛入海,毫无回应,最后采纳了女婿石敬瑭的意见,攻取大梁,直达汴州!”

“石敬瑭居然是李嗣源的女婿!”

“他怎么出场这么早?”

“若不是有这么硬的关系,他怎么可能那么快颠覆天下!”

李嗣源:好消息,天幕还了他的清白。坏消息,他家的皇位可能也坐不稳了……

【李存勖听闻事态的发展,亲自率军东征,欲坐镇汴州指挥平叛。但李嗣源已抢先占据汴州,得到大批唐军将领的拥戴。】

【李存勖知道局势已不可挽回,还没走到汴州便下令班师回朝,仓皇返回洛阳。】

【他拿出金帛赏赐诸军,许以厚利,但已为时太晚。将士们已经很久没有得到粮饷,很多家人都饿死了,皇帝的赏赐来的太晚,还有可能是空头支票,他们根本不敢相信。返回洛阳的一路上,有一半士卒逃亡。】

【四月初一,李存勖刚回到洛阳,他的亲军统帅从马直指挥使郭从谦就率部哗变,他们攻入兴教门,与京城驻军展开激战。】

李存勖:“郭从谦不过是个伶人,若不是朕的赏识,他怎么可能成为一军统帅,居然敢反朕!”

【李存勖亲率诸王与皇宫宿卫出战,杀死数百乱军,最终也被流矢射中,死于绛霄殿,时年四十三岁。】

【这场发生在洛阳的动乱史称“兴教门之变”!】

评论区

“伶人将乐器覆盖在李存勖的身上,纵火焚尸。曾经的少年英雄,纵横沙场的李存勖就这样消失在历史长河中,留下了一个毁誉参半的名声……”

“这个宠幸伶人,亲自登台唱戏的皇帝,最终被伶人所杀,不得不说报应不爽。”

“后来,李嗣源给李存勖的庙号是庄宗,突出他的勇武,也算给他留了些面子。”

李克用:“胜敌志强曰庄,屡征杀伐曰庄,武而不遂曰庄!”

李存勖目瞪口呆:“朕的皇位才坐了四年啊!”

刀子不割到自己身上,就不会觉得疼,李存勖现在才有了痛彻心扉的感觉。

不是为了后唐的天下,不为了无辜的百姓,只为了连个尸体都没有留下的自己……

【四月初三,李嗣源乘京城大乱,攻入洛阳,在李存勖灵前称帝,史称后唐明宗!】

评论区

“这个从马直指挥使郭从谦不会是李嗣源的人吧,他这时机把握的也太好了。”

“如果是真的,那就是一个天大的阴谋了。”

“事实上,郭从谦是李存勖最信任的伶人,他想要拥立的也不是李嗣源,而是睦王李存乂,这是李存勖的六弟。”

……

【李存勖不修德行,志得意满,终究被一把火烧了个精光。此后的后唐就是李嗣源的天下了!】

【李嗣源是沙陀人,本没有姓氏,十三岁那年在沙陀族首领李国昌军中效力,后被其子李克用收为养子,才跟着他改姓李。李嗣源比李存勖大了整整十八岁,他是看着李存勖长大的。】

【李嗣源善于骑射,为人沉厚寡言,行事恭谨。】

【公元884年,李克用被朱温围困在汴州上源驿,当时他的亲随将领战死无数。李嗣源时年十七,拼死保护李克用,在乱兵流矢之中将其救出,因而备受重用,得以统领亲兵。此后,李嗣源所向克捷,屡获大胜!】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翻下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