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翻下页

设置X

第444章(1 / 2)

<h1>第444章</h1>

【但宋军灭亡北汉的战功尚未结算,应有的赏钱也没有得到,一听说要与骁勇善战的辽军开战,自己还不知有没有机会拿到这份赏钱,宋军上下都没有多少斗志。】

【当时宋军诸将,大多数比赵光义冷静得多,他们以大军云集,粮储不及为请。赵光义却兵来将挡,下诏发京东、河北诸州军储,限期转运至镇州北面行营以备供应。】

【而当时辽对燕地的防守其实早有部署。三月,在宋军进攻北汉,韩侼、耶律善布、耶律沙等救援北汉时,辽已增派北院大王耶律奚底(又译“耶律希达”)、将领萧讨古和乙室王撒合(伊实王萨哈)等,率兵戍守燕地,说明其早已考虑到宋军可能的进攻了。若契丹大举南侵,则一般调集东京(辽阳府)、中京(大定府)诸路兵,兵力可达二十余万。】

【开战之初,宋军推进很快,沿路郡县望风而降,仅一个月后便兵临幽州城下。宋军与辽军的初战,就打败奚底、讨古及乙室王撒合军,斩获甚众,生擒五百余人。】

【辽南院大王耶律斜轸屯兵得胜口(河北昌平天寿山西北),看宋军锐气正盛,不敢与之直接冲突,便示敌以弱,引诱宋军上钩,赵光义果然轻敌冒进,宋军败退。】

【但耶律斜轸兵力不足,只是据险而守,仅能声援幽州之敌,宋军留一部兵力与之对峙,大军围攻幽州城。】

【赵光义亲临战场,给宋军加上了士气buff,宋军气势如虹,眼看着及就要一战夺下幽州城!】

【辽国迅速调兵遣将,一边据城死守,一边派遣耶律休哥率领五院军之精锐驰赴前线。】

【宋军围攻幽州坚城不下,“将士多怠”,士气低落。】

【七月初六,两军战于高梁河,辽将耶律沙力战不支而败退。然而当时的宋军连续近二十日不停地猛攻幽州城,士卒早已疲殆,故而虽然战胜,从中午到傍晚只追了十余里。】

【就在此时,一支生力军加入战场——】

【耶律休哥带着援军终于到达了战场,他们人人手持火炬直冲,宋军不知有多少援军,还不等接战心里已经发怵,根本不敢接战,只能据守高粱河。】

【耶律休哥先收容败军,与耶律斜轸各自统帅精锐骑兵,从左右翼挺进,乘夜夹攻宋军,实行两翼包围钳击之势。战斗激烈非常,耶律休哥身先士卒,身上多处受伤,依旧奋勇杀敌。】

【城里的辽军也趁机里应外合,将宋军反包围了起来。宋军无法抵抗辽军的猛攻,只能纷纷后退。赵光义与诸将走散,诸将也找不到各自的部下军士。】

【赵光义亡魂大冒,他的近臣见形势危急,慌忙之中找了一辆驴车请赵光义乘坐,急速南逃。到了第二天天亮,他已经逃到了涿州城外,当时宋军的败兵还没到。他又绕过涿州城,直奔金台屯,见诸军尚未到达,才敢停住“车驾”观望。】

【耶律休哥时已受重伤,昏死过去,不能骑马,左右用轻车载着他,代他发号施令,继续追击。一直追到涿州城下,依旧没有追到坐着驴车逃跑的赵光义,只获得兵器、符印、粮草等物。】

【此战,宋军大败,死者万余人,连夜南退,争道奔走,溃不成军。】

【战后,宋军据守涿州,才发现,皇帝不见了,战场上刀剑不长眼,谁都不敢保证皇帝还活着,但北征的大军已经分崩离析,必须有人下达命令。】

【于是,诸将策划拥立赵匡胤的儿子赵德昭为新帝。】

【但此事尚未成功,赵光义就得到了消息,拥立之事终究没有成功。】

【战后,赵光义不认为这件事自己有很合错误,将所有错误都归于领军大将,石守信等赵匡胤提拔起来的大将都被贬谪。还因为征辽不利,把打下太原的赏赐都免了。】

【当时很多人认为这样不行,皇子武功郡王赵德昭就上谏道:“当先行太原之赏,再行幽州失律之罚。”宋太宗当时大怒,想起诸将在找不到自己时曾有意立他为帝,说:“待汝自为天子,赏未晚也!”】

第417章 重建统一

赵匡胤怒极反笑:“你心心念念想要以武建功,就是在战场上打个照面,临阵逃脱吗!”

还不如不要去前线督战!

【赵光义大腿中了两箭,因腿伤不能骑马,他的近臣见形势危急,慌忙之中找了一辆驴车带着赵光义,向南狂奔。】

赵匡胤不敢置信:“你丢下了数万大军,一个人逃走了!!!”

【到了第二天天亮的时候,赵光义已经逃到了涿州城外,但辽军在后紧追不舍,他根本不敢停留,又绕过涿州城,直奔金台屯!】

【追击的辽将耶律休哥也在激战中多处受伤,无法骑马,只能乘轻车追击宋军,一直追到涿州,也未能追上赵光义,这才收兵返回幽州。】

李世民来了兴趣:“驴车居然有如此速度!”

李靖:“陛下,驴较之马更有耐力,但绝对不会比马匹速度更快。”

李世民:“天幕说的事怎么解释!”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翻下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