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翻下页

设置X

第450章(1 / 2)

<h1>第450章</h1>

赵匡胤:“又是这个金国!”

耶律阿保机:“金国到底是哪个部落?”

耶律德光:“后世子孙丢了草原男儿的血气,照搬宋朝那一套,怪不得会被人推翻!”

评论区

“宋朝真宗、仁宗、英宗三朝忘战去兵,禁军河北军和京师军武备皆废,只剩下陕西军可用。”

“马知节、曹玮、王德用等武将被排挤,文臣掌握了西府的支配权,王钦若和陈尧叟深获宠幸,最终导致了庆历增币。”

赵匡胤:“朕的封装库还空着一大半呢,你们哪来那么多钱挥霍!”

“如果说宋辽两国实力相当,宋真宗和辽国签订合约还算平等,那么宋仁宗和国力比自己弱小的多的西夏签订《庆历和议》就有些耻辱了。”

赵光义:“西夏又是哪个国家?”

宋仁宗赵祯:“祖宗明鉴!这……这都是父皇丢下的烂摊子……”

“百余年没有发生大的战争直接导致宋、辽双方兵备松弛,后被金国击败。辽国残余势力西迁,在西域建立西辽苟延残喘。宋朝也失去了淮河以北的大量土地,被迫向金国称臣。”

赵匡胤一口血卡在喉咙里,咽不下去,也吐不出来,“称臣!”

果然没有最屈辱,只有更屈辱!

【签订盟约后,赵恒自以为这是一桩值得自豪的功业,很是得意,并对促成盟约的寇準十分敬佩。】

【不料有一天,王钦若却对他说:“城下之盟,《春秋》耻之。澶渊之举,以万乘之尊而为城下盟,没有比这更耻辱的了!”还污蔑寇準力请赵恒亲征是“孤注一掷”,将皇帝陛下的身家性命当作赌注,赌自己的万世流芳,赵恒顿时就不高兴了。】

【景德三年(1006年)二月,寇準以“无大臣体”被罢相。】

【王钦若提出了问题,也得拿出解决办法,虽说城下之盟是耻辱,但只要老天承认了,那就不是耻辱了,于是他提议,陛下不如去泰山封禅吧!】

“什么!”

“泰山封禅!”

……

天幕之下,不知有多少人在大惊失色!

【这时候的赵恒还是有点自知之明的,想想曾经在泰山封禅的皇帝都是什么样的人——一统天下的秦始皇,暴打匈奴的汉武帝,再造大汉的光武帝,打下大唐最大疆域的唐高宗,开创开元盛世的唐玄宗!】

【若是达不到他们的功绩,如何能去泰山封禅?就连宋太·祖、太宗都没有封禅,赵恒又有何德何能,与古代明君比肩。】

始皇、武帝等已经封禅泰山的帝王无不掩面,怪不得天幕说后世没有人再去泰山封禅,若是赵恒将《澶渊之盟》当作自己的功绩,昭告天地,那与他并列的自己确实很跌份。

只有唐太宗很是庆幸,他感激的看着魏征,多谢玄成的直谏,不然他也变成笑话中的一员了……

【这时,王钦若就说了,没有功绩可以用祥瑞代替啊,一个人尽皆知的小秘密,所谓祥瑞都是人造的!】

赵匡胤:“他不会真这样做吧!”

赵光义:“丢人现眼!”

刘邦:“好家伙!先造假祥瑞,蒙混泰山神,再用封禅泰山当做功绩,这倒因为果的逻辑闭环谁见了不说绝妙!”

吕雉:“跟你的白帝子比起来如何?”

刘邦嗤笑一声:“若没有后面这些皇帝随意效仿,朕的造势也不会烂大街。”

【不得不说王钦若很有做奸臣的天分,能够体察上意为上司分忧解难,他出的主意正抓准了赵恒的心思。】

【赵恒很想去泰山封禅,却又担心宰相王旦反对。于是,他就想了一个主意,赐给了王旦一樽酒,等王旦回到家,打开酒樽,才发现酒樽里面装着的哪里是什么酒水,分明是昂贵的珍珠啊!】

【拿人手短,吃人嘴短,对皇帝陛下接下来的荒唐行为,王旦只能闭口不言!】

评论区

“这是第一个贿赂大臣的皇帝吧。”

赵光义:“丢人现眼!”

除了宋朝的皇帝接受不了,还有一个人心下一颤,那就是正准备贿赂大臣改立太子的景泰帝朱祁钰。

朱祁钰:……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翻下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