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第567章</h1>
【朱瞻基以休养生息为执政宗旨,放弃了永乐朝的对外扩张政策,本是为了减少朝廷的开支。但他大规模的收缩政策,却对此后历史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负面影响。】
【当然,明朝的统治者无法未卜先知,不知道大航海时代即将到来,似乎不该承受这样的批评。但汉代王符有言:“虽尽东海犹有边。”‘放弃边疆地区以求免去边祸,就算退到东海也还是会有边疆’他们一定知道。】
解缙忙解释道:“此言出自东汉大家王符的《潜夫论》,其中凡十卷三十六篇,乃是论述治国安民的政论文章。”
《潜夫论》中涉及哲学、政治、经济、法律、军事、教育、历史、思想、文化等多个领域。对东汉后期的政治社会提出了尖锐的批判,揭露了社会上本末倒置、名实相违的黑暗情形,被誉为“东汉小百科全书”!
【在王朝全盛时期施行收缩政策,明朝的结局似乎便预示了数百年后的中原陆沉,华夏沦亡……】
刘彻赞道:“天幕所言深得朕意!”
刘恒感叹:“两千年后的后人还真是武德充沛啊。”
评论区
“朱瞻基还跟日本缓和了关系,当时日本的幕府将军足利义持对大明有很大的敌意,两国关系在永乐朝时已将至冰点。为了改善两国关系,朱瞻基允许日本船只来华贸易。”
“但直到足利义教成为新的幕府将军,日本才改变了对大明的政策。”
朱瞻基:“贸易是双方的嘛,不能一直麻烦人家亲自横渡大洋。”
朕已经准备好亲自去日本挖矿了!
【明朝与东汉、唐朝被称为“宦官之祸最烈”的三个朝代……】
康熙:“明亡,不亡于流寇,亡于宦官”。
【但我们横向对比就能看出,还是唐朝的宦官最嚣张,明朝的宦官只是小巫见大巫。】
康熙:-_-
【汉朝宦官能影响皇帝,代行皇权,将文臣士大夫抓捕下狱。唐朝的宦官手握兵权,可以随意废立、杀害皇帝。】
【但明朝的宦官拥有的权利都是皇帝赋予的,即便嚣张强横如九千岁魏忠贤,在新帝的一道命令下,也只能落得个被抄家灭族的下场!】
评论区
“明朝的宦官是皇帝扶持,用来抗衡文官集团的。”
“崇祯就不应该直接杀了魏忠贤,魏忠贤一死,宦党被一扫而空,东林党可就一家独大了!”
“可不是嘛,众正盈朝(狗头)!”
崇祯皇帝也是在魏忠贤死后才意识到这个问题的,他身为皇帝居然指挥不动文官集团,还被他们忽悠着杀了很多人,他已经有些后悔了。
朱厚熜:“这小子完全不会利用朝臣互相制衡。”
嘉靖帝朱厚熜倒是将权术玩弄于股掌之间,但却让明朝的国力在内斗中一蹶不振!
【明朝的宦官以一个政治团体走上政治舞台是从永乐朝开始的,到了宣德朝,朱瞻基设置了专门的教育机构,教导宦官识字,宦官权利进一步扩大,成为制衡内阁的重要力量!】
【但宦官干政引发了一系列祸事,宣德朝的宦官所到之处,大肆搜刮,鱼肉百姓,导致民怨四起。他们随意欺压百官,也引起了一些官员的憎恨,甚至出现了官吏殴打宦官的现象。】
朱元璋:“内阁的权利是你赋予的,任由他们做大,再扶持宦官制衡内阁,等到宦官做大,你又要找谁制衡他们!”
朱棣:“并不是所有的宦官都是三宝,更多的宦官了无牵挂,只想为自己谋取利益。”
朱瞻基:“可是,若是没有宦官,又该如何制衡文官集团?”
这个问题朱元璋和朱棣都无法回答,自古以来,都没有人能解决这个问题……
评论区
“朱瞻基本人似乎能够控制宦官的势力扩张,还多次下令严惩犯罪的宦官。但他给宦官提供了正规的教育,为他们滥用权利开辟了新的道路。”
“等到后面遇到那些几十年不上朝的皇帝,宦官就有用武之力地了。”
朱元璋:“既然都不想上朝了,何不退位让贤!”
嘉靖,万历祖孙:……
“明朝的文官可太勇了!”
“有的文官敢殴打宦官,有的文官在朝堂之上打死同僚,有的为了留名青史骗取皇帝的廷杖,踩着皇帝的名声当做自己的进身之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