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第580章</h1>
【成化十六年(1480年),明军在威宁海之战中再次击败蒙古军,生擒一百七十一人,斩级四百三十七,缴获大量军械……】
朱棣为这个后辈叫好:“好!就是要主动出击!”
第547章 艰难中兴
【“搜套”战略虽然表面看来是进攻性的,但其作战区域还是在本方疆土中,因此这是一种以进攻为防御的手段。明朝虽然取得了一定的胜利,却也付出了很大的代价,并没有从根本上遏制蒙古南下!】
评论区
“土木之变后明朝的武将集团就变成了小可怜,几乎没有什么有名气的大将!”
“早在永乐朝之后,明朝的将领就多是浮浪之辈,这才是明朝失去河套的最大原因。”
“以至于,最后不得不修筑长城,抵御蒙古的入侵……”
“历史上大修长城的也就秦朝和明朝了,秦朝是为了将各国的城墙连起来,起到预防的效果。明朝则是被蒙古人搞得疲于奔命,只能修墙防御。”
“汉唐全胜时期,长城外的漠南地区可都是中原王朝的统治区!”
朱元璋和朱棣这对开国父子一向认为,大明王朝无论文治还是武功都远迈汉唐,却没想到天幕带来的打击一次比一次大!
……
【为了与逐渐壮大的文臣集团争夺权力,朱见深重用锦衣卫和宦官集团,在东厂和锦衣卫之外又设立了一个新的特务机构——西厂!】
【成化十三年,朱见深在宦官汪直的提议下成立了西缉事厂,其职能包括侦查、逮捕、审讯等,涉及的范围非常广泛,不仅限于朝廷官员,还包括普通百姓。】
【西厂代表着明朝的特务政治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峰,随之而来的便是更加腐败与黑暗和朝政!】
【西厂是朱见深手里最好用的一把刀,西厂番子遍布京城和地方,刺探消息,其权力超过了锦衣卫和东厂,因为它可以直接对皇帝负责,不受其他政府机构的制约。】
【西厂的特务人数,也比东厂要多出一倍。东厂的总管太监尚铭,也不得不俯首听命于汪直。】
【因此西厂的气焰十分嚣张,在执行任务时手段残忍,常常滥用职权,连兴大狱,造成大量的冤假错案,就连官居从二品的地方大员都可以不经过皇帝的命令先斩后奏。】
【西厂的行径,让大学士商辂等人忍无可忍,他向朱见深上奏,撤销西厂。但西厂本就是朱见深与文官集团争夺权力的爪牙,商洛等人就被朱见深寻机贬黜了。】
【朱见深最宠幸的太监就是西厂的都督汪直,汪直原本是广西少数民族的首领,明军平定大藤峡起义后,汪直被明军俘虏,入宫成为宦官。】
【他年纪虽小,却很是聪明,借侍奉万贵妃的机会,逐渐得到了皇帝的信任,成为西厂提督。】
【汪直的权利迅速膨胀,他利用西厂大肆打击政治对手,使得朝野上下人心惶惶。他不仅掌握着西厂,还干预朝政,影响皇帝的决策,甚至掌握了京城禁军“十二团营”的统领权。】
【然而,由于汪直的权力过大,引起了朝中其他官员的不满和皇帝的忌惮。】
【成化二十年,汪直失去了朱见深的信任,他的权利也随之一落千丈,西厂被裁撤,汪直被贬到南京。】
评论区
“西厂在朱见深的统治初期,确实起到了一定的监察和镇压作用,但宦官势力的膨胀也加剧了明朝政治的腐败和黑暗。朝臣和百姓生活在恐怖气氛中,社会不稳定因素加剧。”
“西厂的建立,也能看出明朝皇帝对朝政处理的简单粗暴和路径依赖。”
“西厂是皇帝设立的,是皇帝手里的一把刀,一旦他们威胁到皇权,皇帝也能将其废黜,这与汉唐的宦官干政是不一样的。”
“后来朱见深的孙子朱厚照为了争夺权利,也效仿祖父恢复西厂,还在西厂的基础上增设内行厂。”
“这种机构给了那些奸佞小人一个一步通天的机会,那些按照正常途径无法登上朝堂之辈,得以凌驾于群臣之上,肆意凌辱朝臣。”
“特务机构可算是明朝的特色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