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第586章</h1>
【他利用特务机构诛锄异己,得罪他的朝臣轻则削籍,重则致死,在刘瑾当权的几年中,枷号而死的就多达数千人。】
评论区
“在刘瑾的淫威下,超过八成的官员见到刘瑾都要跪拜,而他的前任王振只受过五成官员的跪拜。”
“一代更比一代强啊!”
朱厚照:凸(艹皿艹 )
【刘瑾贪污受贿,结党营私,权势熏天到把自己都给骗了。他将朱厚照赋予他的权利当做他自身的本事,开始私藏兵甲,密谋造反!】
【被刘瑾得罪的人数不胜数,就连同为“八虎”的张永都与他反目成仇。正德五年,刘瑾颁布清丈田亩的政策,宁夏巡抚安惟学在宁夏强行推行此策,触动了那些边疆军头们的利益,引发军心动荡。】
【安化王朱寘鐇趁机发难,杀死安惟学等人,起兵清君侧,借着清除刘瑾的名义行谋反之实,他在檄文中历数刘瑾的种种罪恶,以彰显自身的正义!】
朱棣:“哼!”
【朱厚照让杨一清总督军务,张永为监军太监,率领京营讨伐叛军。还不等他们到达宁夏,叛军就已经被宁夏当地的守军打败,朱寘鐇也被擒拿。】
朱棣:“哼哼!”
第553章 艰难中兴
评论区
“杨一清被后世称为是大明的姚崇!”
“他年少时聪慧过人,七岁时便被视为神童,特准入翰林院学习。”
“成化八年,杨一清通过科举考试步入仕途,他允文允武,能在朝堂为官,也能在边疆镇守,总制三边!”
“他提拔了很多人才,仇钺、王守仁、王廷相都是在他的慧眼中得到重用的。”
“他敢于直言进谏,不畏权贵,利用张永与刘瑾的矛盾,成功扳倒了刘瑾!”
……
【大军回朝后,张永将安化王列出的靖难檄文上奏皇帝,朱厚照这才知道这场兵祸的起因。到了这种时候,刘瑾已经保不住了,朱厚照也不想保一个无法为自己冲锋陷阵,还有这么多小心思的太监。】
【刘瑾被当场拿下,凌迟处死!】
朱厚照:“朕给你的才是你的,朕不给你的你不能抢!”
唐朝皇帝:朕也想将仇士良、李辅国等人凌迟处死!o(╥﹏╥)o
【刘瑾死了,但朱厚照与朝臣的斗争还没有结束,只不过有刘瑾的前车之鉴,钱宁、江彬等人再也不敢那么嚣张。】
【钱宁出身低微,幼时被卖到太监钱能家为奴,后被钱能收为养子,改姓钱。钱能死后,钱宁因朝廷推恩得任锦衣卫百户。】
【正德初年,钱宁依附刘瑾,得以入侍皇帝朱厚照。他因狡猾善射,能左右开弓而被朱厚照看重,朱厚照还将他收为义子,赐于国姓。】
【钱宁引荐了乐工臧贤、回回人于永以及诸多番僧,引诱朱厚照微服出行,加剧了朝廷的腐化。】
【钱宁多年执掌锦衣卫事务,主管诏狱,他大兴冤狱,贪赃枉法,为所欲为,暗中私通宁王朱宸濠,想方设法给他恢复藩王的护卫。】
朱棣心情有些复杂:“宁王……”
【靖难之役时,朱棣承诺与宁王朱权平分天下,得到了宁王的支持。但他继位后,并没有履行这个承诺,反而将宁王贬到南昌。】
【第一代宁王朱权在南昌度过了自己的余生,远离了政治核心。但他的子孙后代从未忘记这件事,历代宁王都以推翻朱棣一系的皇位为己任。】
【第四任宁王便是朱宸濠,他见朱厚照与朝臣之间矛盾重重,便打着张太后的旗号,起兵进京。】
【但这场叛乱仅持续了43天就被王守仁平定,此后朱宸濠被废为庶民,宁王一系均被除爵。】
朱厚照无法理解朱宸濠的脑回路:“居然打着母后的旗号起兵,难道母后还会越过朕这个亲生子去支持你一个出了五服的宁王吗!”
“不过,这个王守仁在何处,朕对这个名字很耳熟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