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第602章</h1>
【两年后,巴尔斯博罗特被逼迫退位,博迪在朝臣支持下,登上了蒙古大汗的宝座,号“阿剌克汗”。】
【然而,巴尔斯博罗特所统率的右翼势力并不愿听从其号令,巴尔斯博罗特之子阿勒坦(即俺答汗)逐渐崛起,成为新的部落首领。】
【游牧经济的单一性和脆弱性决定了其对中原经济的依赖性,要想解决生产生活上的不足,就必须与中原农耕文明互通有无。】
【想要得到中原的物资无非就是两种途径:战争与和平!】
【仅靠战争掠夺无法从根本上解决蒙古内部资源困乏的状况,蒙古各部落都在积极与明朝进行互市,但正常的贸易却经常被战争中断,甚至遭到了明朝的经济封锁!】
【蒙古各部只能挥兵南下,以战争的方式掠夺物资,但蒙古的战力并不必明军强大多少,明朝也会对蒙古的掠夺采取对等报复!】
【譬如,每年秋季,明军派兵深入草原纵火焚烧草场,谓之“烧荒”,牧区的牲畜因缺草料而无法过冬。明军还经常偷袭蒙古的营地,赶走大量的牲畜,谓之“捣巢”。】
【明朝与蒙古如此对立,陷入了恶性循环。】
刘彻:“好法子,对匈奴也能如此来上几番!”
【俺答汗目光长远,看到了战争的弊端,在他成为右翼三万户实际上的领袖后,便在积极谋求与大明的互市。】
【当时的蒙古有三支势力,俺答是其中兵力最强大的,小王子(成吉思汗的后代都被称为小王子)占据名义上的大汗之位,俺答的兄长吉囊等部落则占据了水草最丰美的河西走廊。】
【俺答所在的开原、上都附近,十分贫瘠,想要养活自己的部落,就必须与明朝互市。】
【若能得到明朝的封爵那就更好了,到时候什么小王子都要靠边站,借着明朝的认可,俺答汗便可以与小王子分庭抗礼!】
【自嘉靖十三年,俺答就开始谋求与明朝的互市。】
【但嘉靖朝政治腐朽,在加上他们奉行的民族歧视政策,担心土木堡事变重演等一系列问题,对俺答汗的求贡贸易一概拒绝,还多次杀了俺答的使者,迫使俺答不得不以武力获取必须的生活用品!】
朱棣:“怎么着,人家求着你互市,你都不同意,还杀了人家的使者,你要是有这个武力倒也罢了,可你能用的大将都在忙着抵抗倭寇,哪有人防守北疆!”
【嘉靖二十六年,小王子去世,他的儿子继承汗位,因畏惧俺答汗的势力,他带着部众东迁,原本的土地也被俺答汗占据。】
【俺答汗成为蒙古最大的势力,他再次派遣使者前往明朝请求互市,嘉靖帝再次拒绝。】
【嘉靖二十九年,六月,鞑靼首领俺答率领所部数万精兵犯大同,总兵官张达和副总兵林椿皆战死。】
【因贿赂严世蕃得到宣达总兵的仇鸾惊慌无措,只能用重金贿赂俺答,希望他不要从大同进攻,俺答听劝,先去攻打宣府,遭到守军抵抗,又以声东击西之计佯攻古北口,他则亲率主力偷袭古北口西边的黄榆沟。】
【俺答顺利通过古北口,自怀柔、昌平、通州,进抵北京!】
【史称庚戌之变!】
【自土木堡之后,北京城一百年也没有遇到这样的兵祸,敌军突然濒临城下,京城上下一片震骇。】
【当时的京营只剩下四五万人,其中有一半是老弱,剩下的则被京城各衙门的老爷们当做了私兵,没有兵器,没有训练,战斗力极差!】
【嘉靖帝忙召集各地勤王,就连来京参加武举考试的考生都没有放过,戚继光就以考生的身份参与了这一场大战。】
【但是面对来势汹汹的敌人,京营的官兵毫无斗志,各路“勤王”之师也怯懦不敢战。】
【仇鸾暗通敌军,不仅没有被治罪,还被嘉靖帝拜为大将军,负责节制诸路兵马,保卫京城。】
【仇鸾不愧是能与敌军暗通款曲的人,蒙古人还没有到,他就纵兵劫掠了一番京师的百姓。老百姓对他们比蒙古人还要恨,“民苦之甚于虏”!】
【兵部尚书丁汝夔问严嵩他们该怎么办,严嵩说在边塞打仗,败了还可以掩饰,可是在京郊打仗,败了便无法掩饰。俺答不过是想要抢一些财物,只要他抢够了自会离去的。】
【丁汝夔立刻会意,命令诸位将领不要轻举妄动,于是,所有将士都守在北京城内,不敢发一矢,眼睁睁的看着俺答的大军在京郊烧杀抢掠,整整八天!】
【八天后,俺答得到了足够多的财物,又得了明朝允许贡市的承诺,这才从古北口安然退兵,满载而归……】
天幕下的观众们都惊呆了!
始皇不敢置信:“这便是当朝的三公、大将!”
刘彻大呼离谱:“这样的人在朕这得九族不保!”
李世民痛惜不已:“京郊的百姓何辜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