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翻下页

设置X

第610章(1 / 2)

<h1>第610章</h1>

【袁应泰再次调集城内机动兵力出城列阵野战,再次在后金的火炮下,惨遭失败……】

徐达不理解:“背靠城池却要野战?”

朱棣也不理解:“后金的火器都是从大明学过去的,怎么就把大明打败了?”

【三月二十日,努尔哈赤再次攻城,明军虽奋力抵抗,但西门火药被意外点燃,引发连环爆炸,守城将士大多被炸死,城楼也被大火焚烧。】

【袁应泰见事态紧急,慌忙催调城外各营兵力救援西门,但明军各营或死或溃,根本组织不起来。】

【三月二十一日,努尔哈赤发起总攻,后金军利用火炮攻城。傍晚时分,后金军夺门而入,城内的奸细里应外合,明军大势已去,兵败如山倒……】

朱厚照:“关外为何有这么多奸细?”

【辽东首府辽阳城陷落,辽东经略袁应泰自杀殉国,巡按御史张铨被俘后坚贞不屈被杀。辽阳之战的失败标志着明朝在辽东的统治彻底崩溃,后金逐渐控制了整个辽东地区。】

第576章 王朝末年

【辽沈被后金攻占后,广宁(今辽宁北镇)成为明朝在关外的最大基地。这里不仅是辽东与辽西之间的咽喉,是守卫山海关的大门,也是保卫明朝首都北京城的屏障。】

【为了挽救残局,明朝再次起用熊廷弼为兵部尚书兼左副都御史,驻山海关经略辽东军务,又用王化贞为右佥都御史,巡抚广宁。】

【熊廷弼提出封锁后金、稳扎稳打的三方布置之策,主张设经略于山海关,统筹指挥。明熹宗为了表示自己的支持将尚方宝剑都给了熊廷弼。】

【为了坚守广宁,明朝设置了三道防线。一是利用辽河构筑的第一道防线;二是利用镇武堡、镇宁堡构筑第二道防线;三是作为第三道防线的广宁城防。】

【但官僚之间的内斗不是一个尚方宝剑可以避免的,王化贞贪功冒进,急于建立功勋,对熊廷弼稳妥防守的策略不屑一顾。】

【而且后金已经通过奸细提前获得了明朝的战略部署,努尔哈赤率领六万大军出其不意,越过了明朝第一道防线辽河,直指广宁城郊的西平堡,一举打乱了明朝的部署。】

【此时,防守的明军有14万人,但被分布在三条防线上……】

李世民:“人心不齐,再好的战略都没用,就像是将一架残破的马车向着四个不同的方向拉拽,马车只有崩溃这一条路!”

【努尔哈赤率后金军西过辽河,守河明军迅速败退,后金军追至西平堡。西平堡守将辽东副总兵罗一贯率3000将士死守待援,形势十分严峻。】

【辽东总督王化贞听信孙德功的计谋,调集广宁所有兵力,让孙德功会师祖大寿、齐秉忠,上前线拒敌。然而他不知道的是,孙德功早已暗中投降了后金……】

【孙得功等人率军3万驰援西平堡,但尚未到达战场就在平阳桥遭到了伏击。】

【已经成为二五仔的孙德功自然不会与“自己人”死战,他带着部分属下率先逃走,导致明军溃败。刘渠、齐秉忠战死,祖大寿逃往觉华岛。】

【罗一贯率部与敌军殊死搏斗,杀了7000多后金军,依旧等不到援军,最终只能自杀殉国!】

【努尔哈赤成功攻下西平堡,轻取辽西40余座城池。】

【广宁城顿时人心大乱,王化贞弃城而逃,熊廷弼也因受阻未能及时救援广宁,孙得功等人终于等到机会,献城乞降,后金顺利占领广宁。】

【熊廷弼、王化贞只能退守山海关,明朝在辽东的统治开始崩溃,大量的粮食补给、军事设施尽数落于敌手……】

【广宁之战后,明朝内部将战败的责任都推给了熊廷弼和王化贞。最终,熊廷弼以“失陷广宁罪”被处死,王化贞也被处以死刑。】

【广宁之战是一场以少胜多的战役,充分展示了后金军队的战斗力和指挥能力,也暴露了明朝内部矛盾激烈、将领指挥不力的虚弱局面。】

【之后,明廷以孙承宗为督师,袁可立巡抚登莱,备兵辽海——这两位可都是明熹宗朱由校的帝师!】

【为挽救战局,明朝庭决定在辽南地区发动反击,袁可立便是反击计划的具体执行者。】

【袁可立到任后,组建了一支五万人的陆战水师,组织东江、登莱两镇总兵毛文龙、沈有容等将领,对后金占领的辽东地区展开收复计划。】

【天启三年,袁可立令登莱水师出海,以联络诸岛收复旅顺为口号,对后金军队发动了大规模攻击。】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翻下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