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翻下页

设置X

第179章(1 / 2)

(' 既然成为了合伙人的身份,这家才新开的小店铺, 一切的分工就得有一个新的划分了。

如:大厨的身份必定还是晴姑姑, 但帮工的话, 暂时还有不定时上来“学习”的唐朝太子和李世民帮忙, 甚至在家“待业”时不用出工的长孙。

但都不是长久之计。

人家也有自己要做的事,长孙一家子的免费劳动,也不是他们的义务。

为了节省请人帮工的额外工钱,马秀英提出了成为合伙人身份后的,第一个自己的建议,“不如从采买的源头开始?”

马秀英虽不像吕雉刚来时就进入工厂上班,见过里面的现代工厂运作,这个建议不过是根据她以往曾随着丈夫打天下时,一路行军打仗的经历上,再根据几日来, 去菜市场买菜时观察得来的。

其中的更多是来自于,南方市场的买卖特点。

“我们也算是一个颇大量客户的存在了,要求摊主把东西处好,也算是合的要求吧!”

只因马秀英看得菜市场中买菜的妇人们,竟然连肉都是要屠户切好的, 大小还可以根据个人的要求来, 而那些妇人往往每次买的量并不多。

反观之吕雉这边,每次去采买, 一个摊档中都是一大包起量的,到最后走出菜市场时,整个人身上几乎都挂满了,所以每次去一趟,肯定都要两个人。

要是当日接到的外送订单多的话,更是要几趟的来回。

听得马秀英的话后,晴姑姑和吕雉便也深思起往日在菜市场中,被她们所忽略掉的那些细节,这么一想起来,确实是这般的光景。

也许跟吕雉一开始就是局内人有关,她才留意不到这些角落里的小细节。

要是再认真的考究起来,不管身处汉朝的吕雉,还是来自于明朝的马秀英,所在的地域都属于北方城市。

从吕氏移动路边摊一开始的采买量,吕雉就是根据脑里的惯性思维来的。

但这么一回想起来,就算是晴姑姑给家里的买菜,量,也远远大于这边常人的量。

“你说的不错,我竟然这么久都没发觉到这部分。”

果然合伙人的好处来了,不是她一个人的一言堂,就能发现到更多的问题。

敢于提出建议,不像晴姑姑,是完全忠于她的吩咐的思维逻辑。

“要是我们让他们送来呢?”

既然都可以处好食材了,亲自送过来也不碍事吧!

“嗯,这个点也不错。”

这么一想,几人的思路仿佛都打开了,顺着往外发散起来。

晴姑姑发现,她只需要做好大厨的工作和细节,以往总是处个没完的食材,根本不需要她从头到尾的费心。

“能节省了不少时间呢!”,晴姑姑不由的感叹道。

何止啊!

吕雉想到这些时间节省出来后,都可以做到更多的成品量了。

“还有这成本价格上面也可以压一压.....”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翻下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