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翻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设置X

第47章(2 / 2)

项羽并不是孤身一人来营救妻女的,他带了三十个心腹护卫一起来的迷雾山,但上山时,因为不知道山上到底是什么情况,就让护卫们暂且留在了山下。

他来迷雾山是救自己的妻女,是私事,万一有什么危险,不能连累护卫们无辜送命。

从悬崖下来,项羽一路跟着扶苏,中间几次都有机会和这伙绑匪拼杀救出妻女,但他都没动手。

不是担心误伤妻女,而是有更令他不解的事一直萦绕在脑海里。

军中说他叛逃的流言到底是真是假?如果是真,是谁散播的?

怀疑的种子一旦播下去,就无法控制的在项羽心里长成参天大树。

项羽又想起那个日落的傍晚,他脑海里莫名其妙出现的女子声音。

她说刘邦会一步步架空他,最后逼他自刎。

自从两家定了娃娃亲,项羽本来早把对刘邦的疑心抛到九霄云外,可这会儿,脑海里却翻来覆去的不断回忆和刘邦相识以来的种种。

最开始,刘邦是来求伯父借兵报仇的,他当时身边根本没人,是伯父借给他五千兵马,帮他打赢他的仇人,从此刘邦投靠伯父,成为伯父手下的一员武将。

那五千兵马伯父没有收回,继续让刘邦带领。

后来伯父战死,刘邦就在附近却没来得及营救,灵堂上,他跪地痛哭,额头都磕出了血,才打消项羽心里的怀疑。

当时的情况,章邯率领秦军如狼似虎,刘邦就算带着他的那五千兵马赶去救援,也是杯水车薪,不但无法救回伯父,还会全军覆没被章邯所杀。

所以,项羽没有怀疑刘邦,以为他对伯父最起码是有感恩之心的。

没去救,只是情况不允许,而不是想保存实力。

结果没多久,楚怀王就给刘邦封侯了,并且把伯父手下的兵马分了一半给刘邦。

项羽从主帅被降成了副帅,军中事务被宋义把持,他逐渐被架空了。

但刘邦却在这时候对他各种恭维奉承,天天带人找他喝酒,几次提议要义结金兰,后来捡到阿甜后,更是一心结娃娃亲。

刘邦说楚怀王故意给他封侯,故意给他兵马,就是想离间他们的关系,让项羽不要上了楚怀王的当。

项羽相信了,他一直觉得刘邦是个很仗义的人,所以得知两人的妻儿被抓后,第一时间就找到刘邦想办法。

当时两路大军还没分开,这伙匪徒的目的很明显,就是阻止两个主帅去救赵王。

所以刘邦提议由他带队继续北上救赵,项羽私下带

人去救人。

这件事进行的十分隐秘,除了刘邦没有任何人知道,项羽手下的那两万人马依旧让钟离眜带着赶赴巨鹿营救赵王。

刘邦则绕路去攻打咸阳。

北上路途遥远,大军放慢一点速度,项羽快马加鞭救了人赶紧回来,不会耽误接下来的战事。

反正其他诸侯王虽然都派了人,但都还在观望阶段,谁也不敢第一个去挑衅章邯,当出头鸟。

当时刘邦说出这个办法时,项羽觉得很合理,因为刘邦年龄比较大,已经五十岁的人了,也没什么武艺,连夜奔袭救人这种事肯定不如项羽。

直到那个绑匪头子说出楚军中的流言,项羽才惊觉上了刘邦的当。

因为楚怀王答应发兵救赵,并不是为了救素不相识的赵王,而是想借此机会吞并赵王的势力,再掉转头攻入咸阳。

临行前,楚怀王亲口许诺,先入关者封王。

如今,刘邦率军已经逼近函谷关,而他项羽,却成了临阵脱逃的叛徒。

如果流言属实,项羽就算现在赶去军中,也无法再接管那两万人马。

宋义早就跟楚怀王一条心,从伯父死后,就想尽办法帮楚怀王谋划,说不定暗中也早就拉拢了刘邦。

只有自己像个傻子,一直觉得刘邦是站在自己这边的。

项羽心里无比煎熬,他不想承认自己看错人,但事实摆在面前,现在只要派人去军中打探虚实,若流言是真,那铁定是刘邦出卖了他。

项羽纠结了很久之后,最终还是派人去楚军中打探情况。

他虽然暂时离军,但副将钟离眜是自己最好的朋友,有什么情况一问就明白了。 ', ' ')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翻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