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翻下页

设置X

第55章(1 / 2)

<h1>第55章</h1>

张贺瞅了瞅他,犹豫一下,然后道:“以后他们自己比谁厉害。”

霍去病心想,原来弟弟就很厉害,现在他多多鞭策,肯定更厉害,于是点头,“好。”

于是两个小的才和好了,关系也更加亲近了。

张汤和白泽莫名欣慰。

(我已经要忍不住心疼张弟弟和霍弟弟了。)

(stm的张弟弟和霍弟弟,你们要笑死我啊哈哈哈 )

(家人们,谁懂啊,哥哥们攀比,为什么受伤的是做弟弟的他们啊!)

(这要是比输了,让亲哥没脸,不会被暴打一顿吧?)

(呃……果然还是怪主播。)

(怜爱弟弟组了。)

白泽:?有它什么事啊?

第65章

会遇上司马迁大概是一个意外,他正在路见不平,见义勇为,十七八岁的青年,看起来质朴沉稳,有自己的思考和见解了,按照弹幕的话说就是,不像个清澈蠢萌的大学生。

“这几枚铜钱上有一些油渍,显然在被放进荷包前是被一双有油渍的手拿过。”司马迁声音清朗,他手上捏着几枚铜钱,铜钱上就如他所说,看起来有些油油的,而他面前两个人,一个身前围着麻布,手上拎着一把刀,面容凶狠;而另一个人身形瘦弱,脸上满是惊吓。

两个人站在一起,谁看了不以为是瘦弱男子被那面容凶狠的男人欺负呢。

所以刚刚在争执这掉在地上的荷包到底是谁的时候,不少围观的人都站在瘦弱男子这边,对那面容凶狠的男子指指点点。

在相持不下的时候,司马迁围观一会,然后让他们分别伸出手,又倒出铜钱一看,便有了结果。

等人群散去后,司马迁正要走,就看见张汤几人。

司马迁是认识张汤的,当然,这只限于他单方面的认识。

他爹是太史令,负责天文历法,编修史书,这位置说大不大,说小不小,但是总归也是朝堂官员,在哪个场合都有机会见到张汤。

张汤只是觉得这少年郎有点眼熟,但是更具体到谁倒是不太清楚,只不过件他言语清晰,逻辑完整,富有正义,所以还算挺欣赏的,也多少涉及他的专业。

司马迁自然不可能当做没看见,所以上前行了一礼,这时候,要是张汤欣赏的话,大概会夸奖几句,鼓励一下,要是没什么感觉,官方应付两句,大家也就散了。

前提是白泽不知道对方的名字。

司马迁!

“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白泽喃喃道,原来司马迁长这样啊。

(还挺俊的一个少年郎。)

(司马大大啊啊啊——)

(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居然是他!)

(去了汉武时期,看过汉武帝,看过卫青,看过霍去病,看过董仲舒,怎么能不看司马迁呢!)

(我吹爆史记好吧!)

(虽然仍然存在个人立场的主观因素,但是这确确实实是非常重要的史料,感谢司马大大让我们能了解远古历史。)

(先对大佬表示一下仰慕,然后!主播,快点给小霍出气,他居然把卫青霍去病写进佞幸列传里。)

(等等,别乱说啊!司马迁只是在《佞幸列传》里写了一句“卫青、霍去病亦以外戚贵幸,然颇用材能自进”。这明显是司马迁对卫青、霍去病给出的夸奖吧?对于卫青和霍去病的详细内容,司马迁写有专门的《卫将军骠骑列传》。)

(难道他们俩不值得专门的篇幅吗?)

(首先卫青、霍去病不是《佞幸列传》的传主。其次我也知道司马迁强调的是卫青、霍去病与其他“佞幸”的不同。重点是,外戚吃你家大米饭,凭什么要受这个委屈,成为那个对比组啊?)

(那个,司马迁说卫青和霍去病是“以外戚贵幸”这句话本身是没错的,只是描述一下事实罢了。就像卫青最开始能领兵,是因为他是外戚,猪猪陛下是有点任人唯亲的[捂脸.jpg]只不过卫霍牛逼,恰好都是名将。)

(卫霍没有分开单独一个篇幅,有没有可能是司马迁他根本不懂军事[扶额]好歹如今记录人家的功绩,就不要太为难一个史官吧?)

(司马迁都被那个了,还想人家怎么样……)

(只能说司马迁毕竟是人,只要是人都有自己的立场,可能司马迁觉得自己公平公正的记录,但是如果他有自己都不觉得的偏见呢?这种人真的很多,也没办法说什么,因为人家就是那么想的。)

(讨论归讨论,大家别吵别拉踩,时代自有局限性,人的认知也受限于时代,在这样的情况下能最大程度抑制自己的主观情绪,尽量客观的完成一部伟大的作品,称为伟大并不过分。)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翻下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