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渊的脸色变的阴沉,什么叫冲着她女儿的兵马,他那些人愿意投奔李秀宁,还不是因为她是李家子女。
【平阳昭公主挑选了一万精兵去援助李渊,而她自己继续留守关中。
正是这一万大军,加上李秀宁后面的六万大军起了关键作用,要知道古代行军打仗,人数是最大的优势,毕竟像李世民那样以一敌百的寥寥无几。
且李秀宁能短时间号召如此多兵马,和她个人的能力有密不可分的关系,虽然史册上没有提及,但是咱们代入想想,若李秀宁没有本事,跟着她送死么?】
听此朱元璋沉默许久,不知该说什么,女娃子怎么可能那么厉害…
但神迹所说的确不假。
【在精锐兵马都被调到长安后,李秀宁驻守关中的压力倍增,她选择驻守在苇泽关,也就是现在的娘子关。
传说中,李秀宁驻守娘子关时,遭遇外敌进攻,兵力差了数倍。
苇泽关绝对不能失守,于是李秀宁想到一个主意,她让手下熬米汤假装马尿,趁着夜里撒在地上。
如此敌军一看满地的马尿,加上城楼上战鼓响彻,怕城内有大部队,于是他们没敢攻城而选择撤兵。】
【从这便能看出李秀宁的军事才能,可惜的是李秀宁自长安之战后,史上再无记载,直到623年,公主薨。
虽不知平阳昭公主的生辰,但是从李世民的年纪推断,那时候的平阳昭不过三十岁。
中间几年到底发生什么,无人而知…】
听到这,李秀宁到没有多遗憾,神迹肯定了她,便是对她最大的肯定。
李秀宁唯一遗憾的是自己死的太早,不能看到日后的盛世大唐。
不过,听神迹所说父亲对大哥和二弟的态度,李秀宁特别担心她弟弟李世民的安危,功高盖主…
比起大哥李建成,李秀宁觉得她家二弟李世民更加适合为帝,若她弟弟李世民能执掌天下,定会有开元盛世。
“儿臣李世民请求父亲,让阿姐驻守晋阳,阿姐的才能不该如此埋没。”李世民跪下请命,他阿姐那样的人物该在史册上留名!
“那我,那我呢!”李元吉不干了,“父亲,神迹所说的事情都没发生,我不一定不行!”
“父亲,你可敢赌。”李世民问李渊,“神迹降临,却不一定只降临在您面前,你敢赌,李元吉不会临阵脱逃,你敢赌,儿子日后的大战仍能百战百胜!?”
不得不说,李世民太了解李渊了,他断定他爹李渊不敢赌。
“废了李元吉所有职,柴绍,由你去接应秀宁。”李渊道。
李元吉!!!
第74章
【时间过的真快, 今天的唠嗑就到这里啦,既然已经讲到二凤,接下来就插播一个小系列,叛逆的太宗们!】
叛逆的太宗们?!
不等李渊和朱元璋他们问叛逆的太宗们是什么意思, 乐瑶那边已经干脆利落的下了直播, 收拾收拾睡觉去了!
乐瑶不能熬夜, 一熬夜就头疼…
叛逆?叛逆?
古代可没这个词, 但听起来不像什么好词。
*
明
朱元璋听叛逆二字,不得其意, 若是太宗,应该是明朝第二个皇帝,那便是自己的太子?
朱元璋看向朱标,他这太子一向宽厚且贤明,怎么都和叛字沾不上关系, 神迹所述到底是什么意思?
应该不关他大明朝的事, 朱元璋好奇, 等待神迹再次到来, 好一问究竟。
但朱元璋隐隐间有不好的感觉,毕竟李世民是太宗, 朱元璋虽崇拜李世民, 但玄武门之变…
不好说, 不可说…
*
秦
神迹又在关键时刻消失, 留着叛逆二字让嬴政揣度。
嬴政看向扶苏, 叛逆二字怕是和他的长子扶苏没有任何关系。
*
唐
李渊却没有时间纠结什么是叛逆,他所有的精力全在起兵造反上。
虽神迹预示了那么多唐军大捷, 可毕竟还没发生,鹿死谁手还不一定。
特别之前李世民的那句质问, “父亲,你敢赌,神迹只降临在您面前?”
这一句话让李渊寝食难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