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翻下页

设置X

第89章(1 / 2)

(' 也不知为何,总之颉利可汗对赵德言十分信任,他听从赵德言的话,对东突厥的政策大刀阔斧的改革。】

赵德言是谁?

殿上众臣各自回想,但没人认得此人。

【但显然这个赵德言并不是什么有才之人,他只是把中原的规矩生搬硬套在东突厥身上。

根本不管是否符合东突厥情况,要知道东突厥是游牧民族,本来就以部落为主,中央集权怎能适合。

但赵德言凭借他三寸不烂之舌,让颉利可汗觉的他的政策十分好,特别好。

但是赵德言的政策却激化了颉利可汗和贵族以及牧民之间的矛盾。

更过分的是,赵德言狐假虎威,经常借着颉利可汗之名不干好事。】

“这赵德言真不是唐太宗派过去的卧底?”赵匡美开始阴谋论。

“皇兄,要不咱也找几个这样的人,打入辽国内部,我看辽国后期和咱一起摆烂,不如提前瓦解。”赵匡美道,自打听了神迹,他的词汇量猛增,比如摆烂。

“饿不饿?”赵匡胤问。

赵匡美???

“哥你是想让我闭嘴么?”

【除了颉利可汗开始不得人心,东突厥汗国内主要矛盾为颉利可汗与突利可汗。

突利可汗在征讨回纥失败后,颉利可汗怒骂突利可汗,在628年,气恼不已的突利可汗直接上书唐朝,表达了要归降了李世民的意思。

这无疑是给李世民送了一分大礼。

与此同时,李世民还不忘了自省,他时刻提醒自己,当年的突厥多么强盛,如今竟然落到分裂的地步。

如此自己更要励精图治,绝不让大唐重蹈覆辙。】

乐瑶放出欢快的动画,一可汗小人大步来到唐朝,头上几个大字,“爷投了!”

【突利可汗忽然投降,可不是因为李世民幸运,而是此时的大唐国力强盛。

于强者而依附之,若换了大宋试试。】

赵匡胤这叹气声就没停过。

【同年,也就是628年,突利可汗部下契丹等部族投降唐朝,契丹也就是日后的辽。

契丹一投降,颉利可汗可是有些慌了,要知道契丹可是东突厥的兵源地。

于是颉利可汗想用梁师都交换契丹,但是被李世民一口拒绝。

讨伐梁师都本就是大唐内部的事,东突厥有什么资格插手。

于是,628年4月,李世民出手,直接拿下了梁师都。

李世民上位不过两年,便实现了中原大统一。】

殿中大臣都跟着激动起来,不愧是秦王李世民!

能遇到如此明君,是他们做臣子的祖上修来的福气。

天策府众将看着其他同僚被他们秦王所折服的样子,心中更是骄傲,他们一早就看出秦王乃是天选之人。

盛世大唐!贞观之治!

他们愿意以命辅助的明君!

秦王李世民!!!

【统一中原之后,接下来就是东突厥,渭水之耻,即将雪耻!

李世民不曾有一刻忘过!】

“看看人家,在看看咱。”赵匡美忍不住的吐槽,人比人气死人,后期他们大宋不但忘记了耻辱,还上赶称臣。

“三叔,你少说两句,我怕……”赵德邵眼看他爹的脸色愈发苍白。

“气不死。”赵匡胤道。

“兄长,你的有肚量,咱的确不如大唐,不对,神迹用大宋和大唐相比,就是欺负咱。”

赵匡胤……

是气不死,但是会羞愧而死。

【见如此大唐,此时的颉利可汗想服软,甚至想和唐朝和亲,叫李世民一声爸爸,可惜为时已晚。

李世民不打则已,一但出击,必胜!

贞观四年(629年)正月,李世民派出大将李靖征讨东突厥,李靖率军于定襄大败突厥,颉利逃窜,想西逃吐谷浑避难。

但李靖怎会轻易放走他,颉利可汗一看唐朝这是杀疯了……

他一路逃到铁山,然后派使者去长安,表示愿意投降。

但颉利可汗并不是想真投降,是缓兵之策,他还是要跑。】

【李世民得颉利可汗降书后,李世民派李靖将颉利可汗迎到大唐。

颉利可汗大喜,以为唐朝中了自己的缓兵之计,熟不知自己才中了大唐的缓兵之计。

李靖直接派军突袭,放松警惕的颉利可汗大惊,直接抛弃了自己的属下跑了。

但是他怎可能逃出大将李靖的手心。

630年3月,颉利被押入长安,东突厥灭!】

乐瑶再次放出恢弘的音乐,同时在天幕中打出一行大字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翻下页